主管机关
本法所称医疗广告,系指利用传播媒体或其他方法,宣传医疗业务,以达招徕患者医疗为目的之行为。 医疗机构,不得以中央主管机关公告禁止之不正当方法,招揽病人。 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利用业务上机会获取不正当利益
劳工保险条例 第六十七条(劳工保险基金之运用) 劳工保险基金,经劳工保险监理委员会之通过,得为左列之运用: 一、对于公债、库券及公司债之投资。 二、存放于公营银行或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金融机构。 三、自设劳保医院之投资及特约公立医院劳保病房整修之贷款;其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 之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于3月27日针对特定娱乐场所宣布严格控管措施,苗栗警察分局针对辖内酒家、理容院及视听伴唱KTV等处所加强实施临检,于4月1日19时许,在三义乡某视听伴唱KTV,查获4名客人未依规定实施实联制,其中1名客人仅接种2剂疫苗,违反相关防疫规定,依规定通报主管机关依法裁处。 警方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于3月27日发布最新防疫规定,苗栗警方于当天,就连续编排专案勤务,至各场所加强临检宣导,这次临检查获的场所,该分局在3月30日就曾前往该营业场所宣导,对于业者未做好应善尽管理责任并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情形,当场再次向现场负责人告诫勿再犯。 警方强调,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特定娱乐场所的客人须接种3剂“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苗并落实实联制,营业场所内所有工作人员皆应接种疫苗2剂且满14天,如第2剂满3个月者,应接种第3剂,否则不得提供服务
其实法令并没有规定劳资双方可约定无工时上限的责任制,因此一般公司如果声称员工是采用责任制,绝大多数可能都会违反劳基法规定,不过有部分适用劳基法第84-1条规定的特定工作者(最常见的例如保全、照顾服务员或空服员等),经过双方签订书面契约约定并向主管机关核备后,是可以不受部分劳基法条文的规范的(但还是有工时上限)。 是否可要求员工在一定期间内离职就要支付违约金? 如果雇主要求员工任职未满一定期间离职就须支付违约金,这就属于“最低服务年限”的约定,雇主须遵守劳基法第15-1条的规定,主要会审视老板是否有帮劳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负担该培训费用,并提供员工一定的补偿,详情可参考“到职未满一定期间,离职要付违约金合理吗?”。 员工离职之后,可以要求他不得从事类似的工作吗? 如果劳资双方约定劳工在离职之后不能从事在原公司相似的工作或甚至不得在相同产业任职,法令上称为“竞业禁止条款”,这样的条款主要是为保护各个事业单位之营业秘密与其他合法利益,但雇主与员工约定时须遵守劳基法第9-1条规定,才是合法的竞业禁止约定喔,详细说明可参考“为什么老板可以要我转换跑道?浅谈竞业禁止条款”
曾任职行政院法规委员会的林亮宇律师指出,公开收购是企业并购、特别是敌意并购的重要手段,对被收购的公司及股东权益影响甚大,证券交易法就收购行为有严格规定,如果违反收购取得的股份享有表决权,既无法充分反映股东利益,且将导致不公平的并购行为成立,法院应该积极介入调查。 他指出,违反证券交易法第43条有关“公开收购有价证券之管理”的规定,是刑事犯罪行为,依证交法相关罚则,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180万元以下罚金;违反公开收购相关规范,行为恶质更为严重。而违反证交法公开收购,或透过俗称的“陆资”,违反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所取得的股权,行为应属无效,违法取得的股权当然不得行使表决权
玉米制的米酒,如何课税? 新年快乐,今天大家免不了要杯觥交错一番,不管你是喝啤酒、高梁、威士忌,每一种酒类产品在出厂或进口时,都要课征烟酒税。 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个关于烟酒税的行政诉讼,大统食品关系企业大联公司1因为产品标示不符,经中区国税局认定逃漏税,命补税加上两倍补税额罚锾,最高行政法院去年底宣判,维持补税认定,但撤销罚锾。 你杯中的酒含了多少烟酒税? 烟酒税法第8条规定,酒类的课税项目及应征税额是依照酒的种类以及酒精浓度来课征税额
1、被诈骗了该怎么办1、被诈骗了应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百1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本法所定各类场所之管理权人对其实际支配管理之场所,应设置并维护其消防安全设备;场所之分类及消防安全设备设置之标准,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消防机关得依前项所定各类场所之危险程度,分类列管检查及复查。 第一项所定各类场所因用途、构造特殊,或引用与依第一项所定标准同等以上效能之技术、工法或设备者,得检附具体证明,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不适用依第一项所定标准之全部或一部
一、长期照护产业管理学术与实务之整合研究。 二、举办及参与国内外长期照护管理相关之学术研讨会、演讲、讲习、观摩、辅导、教育训练活动及实务推动。 三、接受政府机关、长期产业机构、同业公会及相关社团委托,办理长期照护管理之研究、咨询与服务
司法院长许宗力上任前曾表示,名嘴在媒体上臧否司法案件,引发不少争议,可以考虑制订“妨害司法罪”。(资料照,记者廖振辉摄) 〔记者项程镇、谢君临/台北报导〕全国司改会议上午将讨论如何避免媒体不当报导或舆论公审,以及是否制订“妨害司法公正罪”,法务部的书面报告“不建议制订妨害司法公正罪”,认为除了可能影响媒体和人民言论自由“说的权利”,甚至可能妨害人民参与民主政治“知的权利”。 法务部指出,“妨害司法公正罪”是英美法系国家产物,美国和英国都有相关规定,我国采取“改良式当事人进行主义”,法官在刑事程序的定位和功能,和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如果引进“妨害司法公正罪”将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