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补益合同的介绍(二)

了解“社区补益合同”可以使我们更明白社区与发展商之间的关系。“社区补益合同”的社区概念是建基于“信念为本 (faith-based)”或“地理为本(geographical-based)”的思想,即是有同等信念的人在一起,即可叫作“社区”,以及对这样一个社区发展的特殊利益。它是一份记录了发展商或者政府相关的发展部门与广大公众(无论是非政府机构还是当地社区团体)之间一系列物质及非物质的利益合同,其中物质利益是包括学校、道路管理以及社区设施的提供等服务,而非物质利益则包括聘用当地市民、提供训练课程以增加项目发展对地区市民的工作机会等承诺。

为使大家能更了解“社区补益合同”的内容,以下会列出其中一般包含的内容:

有效管理公共福利和补贴开支(例如就香港而言,建议降低保费);

分区地带/实际土地用途的变化及其对项目差异的影响;

下一集笔者尝试看“社区补益合同”可否适用在香港使用。

香港能否透过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增加房屋供应?

土地共享先导计划 ,是政府为纾解香港长久以来对土地和房屋的需求而制订的短中期土地供应策略。政府旨在通过改变私人土地的规划用途并提高该土地现有地积比率,以加速释放私人土地的发展潜力,从而释放多达150公顷的私人土地以做房屋发展。 根据该计划,政府将完善基础建设和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并缩短相关法定程序时间,以配合发展相关私人土地,而这正是私人发展商无法单独做到的。 政府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曾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