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缩写:GSC)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于11月21日晚7点 在我校“从之厅”举办了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暨笃行讲堂第87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国际著名生态建模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信息科学首席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岳天祥作了题为《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发展及其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由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费志勇主持
个人介绍: 地球空间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副研究员。2011年获得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时空GIS、交通GIS、时空数据挖掘、时间地理学、信息通讯技术与虚拟地理学等
《华南地理学报》(South China Geographical Journal)(ISSN 2097-2245,CN 44-1754/P)是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前身为《热带地貌》,创刊于1980年,2022年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改名为《华南地理学报》,2023年新刊发行,目前为半年刊,拟改为季刊。 《华南地理学报》以促进地理学新思想、新方法、新发现的学术交流和弘扬华南地理学特色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面向地理学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华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综合性区域研究及地理教育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也刊载书评、译稿和对话等能够反映地理学发展动态的学术交流成果,尤为欢迎观点新颖、论证严密、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具有区域研究特色和国际研究视野的优秀稿件。衷心欢迎各位同仁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社区补益合同的介绍(二) 了解“社区补益合同”可以使我们更明白社区与发展商之间的关系。“社区补益合同”的社区概念是建基于“信念为本 (faith-based)”或“地理为本(geographical-based)”的思想,即是有同等信念的人在一起,即可叫作“社区”,以及对这样一个社区发展的特殊利益。它是一份记录了发展商或者政府相关的发展部门与广大公众(无论是非政府机构还是当地社区团体)之间一系列物质及非物质的利益合同,其中物质利益是包括学校、道路管理以及社区设施的提供等服务,而非物质利益则包括聘用当地市民、提供训练课程以增加项目发展对地区市民的工作机会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