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羊,秸秆营养价值高不高,受这6个因素影响,不懂来看!
点关注,一起学习更多养殖知识!
不同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含量、消化利用率、适口性等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环境、生长阶段、形态部位、栽培制度、收割时期、加工储藏方法等各种因素都将影响秸秆的饲用价值。所以,在进行秸秆发酵饲料配方时,最好先对所用秸秆的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1.作物品种因素
作物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间的作物秸秆其营养成分含量,特别是纤维物质含量差异较大。据报道:我国10个不同水稻品种秸秆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 8%~5.9%、61. 9%~74.4%、3.7%~6.7%和35.7%~55.4%,麦秸分别为4.1%、73.0%、8. 4%和47.3%,玉米秸分别为7.1%、70.4%、4.9%和49. 1%。

2.不同形态部分因素
作物不同形态部分营养价值不同。如茎秆部分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粗蛋白含量较少,而叶片则相反。叶鞘除了含半纤维素较多以外,其他各化学成分均处于叶片和茎秆之间。一 般秸秆的营养价值是叶片高于鞘和茎秆。稻草其叶片和叶鞘占全植株的75%左右,故叶片和叶鞘的营养价值大小基本上决定着稻草营养价值的高低。

3.收割时期因素
作物有**收割期。过早收割秸秆质量好,但产量低;过迟收割虽产量高,但木质化严重,影响品质。在作物成熟后正常收割期前收割营养价值较高,成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价值越来越低,适时收割是获得高质量秸秆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许多,如土壤营养状况、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光照长短与强弱,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等,都能影响作物秸秆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如土壤营养状况影响植物产量和成分含量;缺水对茎叶比影响大,使可溶性物质减少;高温缩短植物成熟期,影响秸秆的产量和质量;光照直接影响到植株光合产物的积累,病虫害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等。

5.调制因素
调制因素影响秸秆的茎叶比,进而影响养分含量。秸秆干燥调制过程中机械造成的损失,豆科类损失20%的叶时,饲用价值下降约30%。由于细嫩部分的折断,常在豆科类秸秆中造成的损失为15% ~35%,禾本科秸秆调制过程中的损失为2%~5%。在植物几乎完全干燥时进行调制,落叶量可达基重的47%。

6.管理因素
对于植物而言,管理因素是种能人为控制干 预的另一类环境因索。秸秆收获时间、留茬高度、收割方法、秸秆储存等有关的管理措施,对秸秆的营养成分也有很大的影响。收割太早或太晚影响秸秆的产量和养分含量,留茬高度影响秸秆茎叶比,良好的储藏条件下秸秆的营养成分损失少等。
下一节,我们将重点介绍常见秸秆如稻草、玉米杆、麦秆、豆秧、红薯秧及一些常见牧草等的营养价值,记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