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讲者:金素贞(德宝大学) 在金素贞的作品《新罗明神和佛教网路东亚的“地中海”》她挑战长久以来的观点人们认为新罗明神是日本天台宗寺门派的保护神,而展示对其崇拜是如何在东亚“地中海”的复杂网络中产生并发展的——丁素贞将“地中海”定义为一个“特性”而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指跨文化影响直接接触的一个地区包括黄海、日本海(东海)中国东海相邻的沿海地区。关注跨文化崇拜神的时候金素贞分析了新罗明神传播两条不同的海路路径:第一韩国移民的网络中国商人在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僧侣的山东半岛和日本的近江国;第二,东亚地中海地区发现的神灵。这两个网络都成为了商品和神灵的交换地
a. 依照佛陀说法阶段,将教法经典分作“五时”,请问是哪五时?并略述各时重点。 2. 天台宗“一念三千”观念,一方面强调超越之主体性绝对自由,为凡为圣皆系一心,体现中国佛教特色之“主体之绝对自由义”。另一方面,强调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万法皆出自于此超越之主体,也因而万法之间可相互交融、沟通无碍,由任一法皆可通向其他各法
巴士50分钟(从1号乘车处巴士站出发) 穿过大威德寺的入口马上就能看见。不管是春天的新绿还是秋天的红叶,在这里都能拍摄到美丽的景色。 大威德寺是座落在红叶名胜地,牛滝山的山岳寺庙
所谓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是指在天台宗的内部,关于《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中的《观心释》一章,究竟是不是智者创作的引发的争论。所谓《观心释》,就是智者大师对《法华经》进行诠释的文句,由于提倡通过观心来对佛陀所说的法义进行探究,所以称为“观心释”。 山家派的创始人是知礼,他写有《扶宗释难》、《问疑书》等著作,认为《观心释》是智者大师创作的,并且与赞同他的一部分人组成了山家派
本文认为,汉传佛教的特色,可以“圆融”思想为代表。所谓“圆融”思想简单来说,是指对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给予一种相即不二的评价,并且在理论上提出其为不二相即的理由,乃至在实践上也朝向实现“解脱成就”与“入世度众”相即不二的想法。此一思路不是从汉传佛教才开始,但确实是由汉传佛教中的天台、华严与禅三宗所具体完成
智者塔院的旁边有一个闲置的小小院落四周是竹林、松树和几株天台菩提。大约在二零零零年吧国清寺和日本天台宗共同在这里建立了一座“中日般若心经塔”里面存放了两万份信众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来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第二年的初夏一个雨后的清晨我到智者大师说法台去观云雾在路亭里面对着云涌雾绕的群山小坐了一会儿境随心生心随境显眼前是淡淡的云雾杳杳的山峦真令人有遗世忘年之感呀
2016年8月10日,张家口云泉禅寺隆重举行天台宗传法大典,天台宗四十六世法脉传人果岚法师将天台宗法脉传予仁爵寂法禅人、仁道寂脉禅人、宏允寂一禅人、仁嵩寂源禅人。 本次传法大典礼请内蒙古通辽净妙寺住持昌永法师、大连十方讲堂住持圣宇法师为尊证阿奢黎。 天台宗始创于南北朝的北齐,慧文禅师因诵读龙树的《中论》及《大智度论》,智者大师而证悟“一心三观”的心要,后以心观传授慧思禅师;慧思禅师将“禅”与“观”融和并重,实践一心三观,悟入法华三昧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僧侣源信(Genshin)是天台宗的高僧,同时由于其门下走出了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创始者,因此也是净土真宗的七大祖师之一,被人们尊称为“惠心僧都”。 此外,源信的代表著作《往生要集》搜集了佛教文献中关于地狱与极乐世界的记载,其描写之详尽具体,从根本上塑造了古代日本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厌离秽土、欣求浄土”的思想从此深入到日本贵族与民众心中,同时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大师都是讲述过华严经的。比如说比较常见的天台宗的祖师。并且还有印广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