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
佛教经典=Sutra; 《中论》一书有二卷,二十篇. 主阐述义理,即发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在学习论方面,提出“学者者所以总群道”,“圣人亦相故学”命题,认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 反对“鄙儒”务于物名,详于器械,考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流其大义之所极的倾向. 在艺德观方面,认为艺是德之枝叶,德是人之根干. 在名实论方面,提出“名系于实”的命题,认为实立而名从之,并非名立而实从之; 又提出“名同而实异 请直接于下方表格内删改修正,填写完正确资讯后,点击下方送出键即可。 (您的指正将交管理者处理并尽快更正)
1. 针对道安及北朝六家七宗附会道家思想来理解般若哲学的“格义”之法,劳思光(2015 II: 254)评论道因为“受道家形而上学影响,每每从‘本体义’看般若空义;主体性既不显,则何能知‘般若’?”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3. 鸠摩罗什译《中论》等讲述般若空义诸论,中土佛教思想家始明“无我”之义,以及“法身”非“形躯”亦非“灵魂”的见解。劳思光(2015 II: 255)描述说已往之佛教徒将“个别自我”与“真我”相混,换言之,是不能分辨“经验主体”与“最高主体”。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4. 北齐净影慧远在《大乘义章》中将北朝解罗什僧肇般若之学的宗派归纳为四宗,分别为“立性、破性、破相、显实”四宗
本文旨在通过《中论》的几个主论证,探讨龙树所采取的“应成法”与西洋逻辑的“归谬法”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 而透过对《中论》四句论式与应成证法的详细分析,作者的结论是:龙树的论式并不是西方严格意义的归谬证法. 另外,针对包括 T. R. V. Murti 在内的许多学者所主张“《中论》的论理方式是某一种意义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不仅用以批判龙树当时的一切学派,同时,更企图显示一种非语言,也非一般逻辑论证所能表达的真理.”的说法,作者在经过全盘的检讨后,认为龙树的《中论》并没使用到辩证法; 同时,龙树的“否定” (空) 也不曾指向或显现任何的“真实”. 请直接于下方表格内删改修正,填写完正确资讯后,点击下方送出键即可。 (您的指正将交管理者处理并尽快更正)
惠空法师,于大学期间接触佛法并担任师大佛学社社长,出家以来长期投入僧伽教育及青年学佛工作,民76年出任圆光佛学院及佛研所教务长。此后陆续在多所佛学院、佛研所授课,并创办慈善佛学院、慈光禅学院、慈光禅学研究所。 法师长于经论解读,如成唯识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中论、楞严经、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等,皆能自学并宣讲
高山流水的知音佳话,黄鹤驻留的仙境逸情……武汉的人文历史厚重绵长。纵横四合,位及“天元”,在地理位置上,武汉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11月27日下午,受汉口学院创新与素质拓展学院院长王欣及创业基础教研室主任辛燕老师邀请,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正旺教授以《走进人文武汉,体味文创之源》为题,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了他的武汉情怀与记忆
喜欢将新和旧的东西放在一起. 喜欢用新时代的角度观看旧的问题. 佛学传到欧美 能够得到发扬光大 那是一种文化力量的发挥 欧美本土文化与佛学文化二者都因而交相得益. 不过文化的传递与消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面无数代人需要为此付出毕生精神血汗 然后学问才得以推进 文化的辉光再得到另一个有趣的总结. 一代人的精神生命与另一代人因而有所不同 又有所相似. 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话 我对未来没有兴趣 却想回到南北朝时代的龟兹 寻访鸠摩罗什 看他后来怎样译经 看他翻译大智度论和中论的团队 和他谈观去来品. 这样一生 夫复何求了.
2020年上半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岁月,疫情、**、暴动、治安、政治等的纷扰,令很多人的健康、工作、生活受到严酷的考验!但是,越不稳定的情境,越能让我们体会到“无常”的迫切性与“无我”的真实性。能在平静的生活中学佛是福报,而能在不安的岁月中精进,才是真修行、真智慧。 今年的西岸佛法度假以般若、中观、广大行为主轴
空性”与“慧”于行者心中只能同时生起 zf “当知应成派所许执着境空后,所显之空性,以此为[境],与显教相共,非别有[境],而[有境]之大乐慧,则显教所无,圆次所修者即此。故先[境](空性),已有决定,然后此间,再修[有境](大乐慧),依方便以得空乐不二智慧。” ──依本人浅见,[境]与[有境]、[空性]与[慧]于行者心中只能同时生起,因其为相待的双方
佛教经典=Sutra; 《中论》一书有二卷,二十篇. 主阐述义理,即发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在学习论方面,提出“学者者所以总群道”,“圣人亦相故学”命题,认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 反对“鄙儒”务于物名,详于器械,考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流其大义之所极的倾向. 在艺德观方面,认为艺是德之枝叶,德是人之根干. 在名实论方面,提出“名系于实”的命题,认为实立而名从之,并非名立而实从之; 又提出“名同而实异 请直接于下方表格内删改修正,填写完正确资讯后,点击下方送出键即可。 (您的指正将交管理者处理并尽快更正)
收录西莲净苑念佛机、智谕老和尚和惠敏法师的弘法有声书及影片。 *内容收录西莲净苑念佛机、智谕老和尚讲述(佛七讲话、师父的话、夏雨清凉、修行次第、净土法门、二谛唯识专题、阿弥陀经、圆觉经、楞严经、心经、金刚经、中论)、惠敏法师的梵音大悲咒、惠敏法师讲述(临终关怀讲座、禅定学讲座、佛法概论讲座、现观与证悟、生命缘起观、《佛陀的启示》之导读、清净道论、瑜伽菩萨戒本、坐禅三昧经、四念处、成实论、六门教授习定论、大乘庄严经论-教授教诫品、摄大乘论、唯识三字经、唯识二十论、入中论、杂阿含经论会编、法华经、弥陀疏钞、莲风小语)。 如有大量订购书籍者,欢迎来电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