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义
1. 针对道安及北朝六家七宗附会道家思想来理解般若哲学的“格
1. 针对道安及北朝六家七宗附会道家思想来理解般若哲学的“格义”之法,劳思光(2015 II: 254)评论道因为“受道家形而上学影响,每每从‘本体义’看般若空义;主体性既不显,则何能知‘般若’?”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3. 鸠摩罗什译《中论》等讲述般若空义诸论,中土佛教思想家始明“无我”之义,以及“法身”非“形躯”亦非“灵魂”的见解。劳思光(2015 II: 255)描述说已往之佛教徒将“个别自我”与“真我”相混,换言之,是不能分辨“经验主体”与“最高主体”。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4. 北齐净影慧远在《大乘义章》中将北朝解罗什僧肇般若之学的宗派归纳为四宗,分别为“立性、破性、破相、显实”四宗
明珠创立五十七周年暨明慧法师纪念法会在农历十月十五日
明珠创立五十七周年暨明慧法师纪念法会在农历十月十五日,即11月8日(星期二)举行,当日十时开始,大家礼佛并唱三宝歌之后,由社长刘锦华老师致开会词,继而作了专题演说,题目为“空与有”。刘老师首先指出世俗人所说的“有与无”与佛家所说的“有与无”不一样,继而说出佛教修行正是要离开“有与无”二边,趣向解脱目标。进一步,老师解释“空”的不同意义,指出空在不同时期及不同部派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故是一个复杂的词语,我们要小心学习才不致误解佛家的空义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是宣说般若空义的代表作之一,一般所说的《金刚经》都指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经》古来依无著和世亲的论释为中心被理解,尔后由三论、天台、华严、法相、禅、真言等各宗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发展。 金刚经是佛经里最有影响的一部经书,有人说它包括并超越了一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