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巴士50分钟(从1号乘车处巴士站出发) 穿过大威德寺的入口马上就能看见。不管是春天的新绿还是秋天的红叶,在这里都能拍摄到美丽的景色。 大威德寺是座落在红叶名胜地,牛滝山的山岳寺庙
所谓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是指在天台宗的内部,关于《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中的《观心释》一章,究竟是不是智者创作的引发的争论。所谓《观心释》,就是智者大师对《法华经》进行诠释的文句,由于提倡通过观心来对佛陀所说的法义进行探究,所以称为“观心释”。 山家派的创始人是知礼,他写有《扶宗释难》、《问疑书》等著作,认为《观心释》是智者大师创作的,并且与赞同他的一部分人组成了山家派
本文认为,汉传佛教的特色,可以“圆融”思想为代表。所谓“圆融”思想简单来说,是指对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给予一种相即不二的评价,并且在理论上提出其为不二相即的理由,乃至在实践上也朝向实现“解脱成就”与“入世度众”相即不二的想法。此一思路不是从汉传佛教才开始,但确实是由汉传佛教中的天台、华严与禅三宗所具体完成
智者塔院的旁边有一个闲置的小小院落四周是竹林、松树和几株天台菩提。大约在二零零零年吧国清寺和日本天台宗共同在这里建立了一座“中日般若心经塔”里面存放了两万份信众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来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第二年的初夏一个雨后的清晨我到智者大师说法台去观云雾在路亭里面对着云涌雾绕的群山小坐了一会儿境随心生心随境显眼前是淡淡的云雾杳杳的山峦真令人有遗世忘年之感呀
念法华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并且还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念法华经的好处,所以我们大家在念法华经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去念诵,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到法华经全文的内容。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念法华经前怎样忏悔吧,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 《妙法莲华经》是经中之王,在大乘佛学中地位极高,为什么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呢,因为这部经几乎涵盖了禅宗和净土的核心要义
2016年8月10日,张家口云泉禅寺隆重举行天台宗传法大典,天台宗四十六世法脉传人果岚法师将天台宗法脉传予仁爵寂法禅人、仁道寂脉禅人、宏允寂一禅人、仁嵩寂源禅人。 本次传法大典礼请内蒙古通辽净妙寺住持昌永法师、大连十方讲堂住持圣宇法师为尊证阿奢黎。 天台宗始创于南北朝的北齐,慧文禅师因诵读龙树的《中论》及《大智度论》,智者大师而证悟“一心三观”的心要,后以心观传授慧思禅师;慧思禅师将“禅”与“观”融和并重,实践一心三观,悟入法华三昧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僧侣源信(Genshin)是天台宗的高僧,同时由于其门下走出了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创始者,因此也是净土真宗的七大祖师之一,被人们尊称为“惠心僧都”。 此外,源信的代表著作《往生要集》搜集了佛教文献中关于地狱与极乐世界的记载,其描写之详尽具体,从根本上塑造了古代日本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厌离秽土、欣求浄土”的思想从此深入到日本贵族与民众心中,同时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
中尊寺是位于平泉町的日本天台宗东北大本山寺院,也是著名的与奥州藤原氏因缘颇深的寺院。包括平安时代后期修建的佛堂“中尊寺金色堂”在内,寺内拥有大量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此,于2011年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金色堂是公元1124年奥州藤原氏第一代宗主藤原清衡所建,集结了当时的净土教建筑技术精华,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