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汉传佛教的特色,可以“圆融”思想为代表。所谓“圆融”思想简单来说,是指对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给予一种相即不二的评价,并且在理论上提出其为不二相即的理由,乃至在实践上也朝向实现“解脱成就”与“入世度众”相即不二的想法。此一思路不是从汉传佛教才开始,但确实是由汉传佛教中的天台、华严与禅三宗所具体完成。天台宗自佛陀(教)之“教学度化”出发,华严宗从“如来自悟境界”出发,各自在圆融的理路上有相互补性的开展;禅宗则是重在实践上落实此一圆融思想,求使每一心念每一动作,皆能明悟圆融。

汉传佛教的圆融思想,由于强调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须要兼顾,故由此最易开发出可以符应现代文化情境的“佛教的人文主义”,以弥补西方人文主义在现代化历程所已发现的不足与困境。因为圆融思想能正确理解人在众生界乃至一切法界中的地位,不高估也不鄙视人之价值,但以难得之人身,发菩萨弘誓定立人在世间之中的任务与价值,须以促进一切众生皆能朝向圆融相成的发展目标前进,实现诸佛出自人间或人间净土的想法。而汉传佛教的新局,便在于具体为此佛教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方法,作出明确的开展,广泛且深入地以现代的语言,重新诠释佛教的传统概念而赋予新义与新的力量,如此方能真正引领现代佛教的发展方向,也才能真正符应佛法地来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

二、圆融思想的贡献与实践危机之发生 206

三、圆融思想危机的解决及复兴汉传佛教之机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