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于
金文,亦称铭文或钟鼎文,乃铸或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初始于商朝中期,盛于西周,记录的内容与当时社会,尤其是王公贵族的活动息息相关,多为祀典、赐命、征伐、围猎及契约之事。西周以降,金文被普遍地使用,而用途则无甚改变
【明心网】法国的国立中世纪博物馆(Musee National du Moyen Age),位于巴黎著名的拉丁区。它的前身是法国勃艮第省的克路尼修道院(Abbayede Cluny)院长在巴黎的府邸,修建于十三世纪。 博物馆底楼走廊中,有一幅刻于十五世纪的大型浮雕作品,上面刻画着一位修道士
刻于北宋,在说经台“灵应颂”碑碑侧。明代字迹已磨泐难辨。《石墨镌华》跋有载
近日,达州市大竹县文管所在该县人和乡调查时,意外发现13幅凿刻于崖壁上的岩画。 据悉,该岩画位于人和乡天宝村七孔寺山岩西面断崖石壁上,西临回龙河,北靠东柳河,距大竹县城12公里,由南向北呈不规则横向分布,高9米、宽 15米,距地面高0.35米。岩画采用凿刻手法,为单体图案,以阴刻单线条为主,有的呈半圆形,有的呈长方形,穹顶,均锲刻令箭图形,有的方向相背,有的方向相向,大小不一,图案较深,完整清晰,保存较好,共计13幅
溪源宫摩崖石刻,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溪源村溪源宫东西方向岩壁上。始刻于明代,东向岩壁上为古摩崖石刻群,有明嘉靖蔡梦龙、清乾隆赵芝伯、杨昌范,清光绪郭柏苍游记题刻共四处;西向岩壁上为新摩崖石刻群,有陈立夫、卢嘉锡、郑乃珖等名人题字题诗七处。溪源宫摩崖石刻是研究旗山人文景观的珍贵史迹
新华社石家庄5月1日电记者从河北省磁县文保部门获悉, 考古人员日前在该县一村民家中发现一块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所立古石碑, 距今已有410年历史。 专家表示, 石碑的发现对研究冀南地区考古线索和宗教传承有较高史料价值。 该石碑通体青石质地, 高120厘米、宽53厘米、厚20厘米
说起传国玉玺,大家都不陌生。 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演义和影视剧中,被无数人争夺。 大家都说,有了传国玉玺,自己的皇位才名正言顺,才正统
壶为传世品。壶为清末木雕名家朱植之所制。黄杨木质,溜肩,有盖,上雕刻有十二老翁于亭台楼阁中,桐荫石溪
新镌海内奇观,明代杨尔曾撰,钱塘陈一贯绘, 新安汪忠信镌。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单面、双面对页连式不等,所收皆名山大川,古刹名胜。图中标出山名古迹,旨在导游
能对几乎任何表面上的任何条码进行高速、免持扫描。 体积小巧,适用于狭小空间。 在某繁忙的机场,航班机票已售罄,乘客们必须迅速登机以便按时起飞; 在某热闹的精品店,结账队伍越来越长,顾客们很不耐烦; 某工程师想方设法想将直接部件标识融入到体积受限的产品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