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经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80后、90后成了熬夜的“主力军”,甚至00后都开始加入了熬夜大军。人们常说,“熬夜伤身”,但很少有人对几点不睡才算熬夜有一个具体的界定
本文摘要:春天喝蜂蜜益处 蜂蜜味近于辣,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具补中、润燥、解热、止痛之功,外用生肌敛疮。春天常喝蜂蜜可祛病、养神、抗衰老、抗过敏等
据核桃油厂家所知,紫苏籽油也是大家日常常用的食用油中的一种,那大家知道紫苏籽油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经常食用的话,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跟着核桃油厂家一块来看看: 紫苏籽油是以紫苏籽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紫苏籽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润肠通便、平喘的功效。紫苏籽油同样具有类似功效,对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 燥等情况可起到辅助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加重咳喘症状等副作用,应谨遵医嘱使用。 1、胃肠道不适:紫苏籽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而油类制品也具有润肠效果,若为正常人群使用紫苏籽油后,可能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加
警惕和豆腐相克的食物 4款豆腐美食祛病益健康(图) 豆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品,我国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清热散血”,《食鉴本草》言其“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故对病后体虚、气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肾虚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频数、淋浊、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甚效。 食用任何食物都要适量,不能过度
材料:金银花3钱、当归3钱、白术3钱、红枣1.5钱、枸杞1.5钱、桑叶1.5钱、甘草1钱、鸡腿600克。 作法:红枣洗净、去核备用。台湾在地生鲜当归先以米酒浸泡后再使用
十二经脉是学习中医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但一些中医爱好者对十二经脉的记忆总是把握不好,若再加上穴位,更是难以记忆,如果不加以攻克,运用起来必然一团糟糕。本文将十二经脉用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大家记忆,十分方便有效。 经络的命名是结合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黄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是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味甘、性凉,入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祛黑痣、治疣赘、润肌肤的功效。 据分析,在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糖7.1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磷102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含0.17毫克,维生素B2含0.11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20毫克
北杏又称“苦杏仁”;味苦,微温,有小毒。入肺经和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金秋十月,秋季已经到了,而秋季的气候比较干燥,这也间接导致了人体比较容易缺水,不少的人在秋季都会感觉口鼻比较干燥,皮肤没有水分,一直感觉口渴想喝水,甚至有的人还会便秘,那么要如何饮食来度过这个干燥的秋季呢? 其实吧,在我们的古代就已经归纳出了对抗秋燥的饮食方法,“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白天可以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来补充人体缺失的水分,预防便秘。秋季在多喝水的同时还要少吃烧烤,油炸食物,同时还要少吃一些温辛的食物,例如生姜,辣椒之类的,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上火,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些适宜秋季食用的食物
走进大卖场总是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对,就是“杏仁茶”的香味,我自己非常喜欢喝杏仁茶,但“杏仁茶”和现在很火红的“杏仁奶”植物奶是一样的吗?许多民众也是一头雾水,常把两者搞混了,但其实两者不仅原料不同,对身体的功效也不太一样,就连喝起来的味道及香气都不同唷! 俐岑营养师把两者的差异做成图表,大家会更容易区分,不论是植物奶的“杏仁奶”或是润肺润肠的“杏仁茶”,只要留意是否有过度调味或是添加淀粉的这个部分,除此之外,两者都是相对健康健康的饮品唷! 坚果-杏仁果属于六大类食物的“油脂及坚果种子类”,经过浸泡、搅打、过滤等步骤所制成的杏仁奶,富含维生素E、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及矿物质等营养素,尤其是钙质的含量更是所有坚果之冠,对于素食者及对乳品不耐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补钙饮品。另外,市售的杏仁奶,热量也不高,蛮适合需要热量控制的人饮用。 使用中药材的“南杏”所制成的杏仁茶,外观质地跟杏仁奶几乎一样,但杏仁奶喝起来仅有淡淡坚果香,而杏仁茶喝起来的特殊香气比较突出,两者在功效上面也不太一样,杏仁茶带有些中药的食疗效果,本草纲目有记载,杏仁性味辛苦甘温、入肺与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