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就征收补偿费因待解释未依限发放,征收有效之规定违宪?

解释文:

土地征收,系国家因公共事业之需要,对人民受宪法保障之财产权,经由法定程序予以剥夺之谓。规定此项征收及其程序之法律必须符合必要性原则,并应于相当期间内给予合理之补偿。被征收土地之所有权人于补偿费发给或经合法提存前虽仍保有该土地之所有权,惟土地征收对被征收土地之所有权人而言,系为公共利益所受特别牺牲,是补偿费之发给不宜迁延过久。本此意旨,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明定补偿费应于“公告期满后十五日内”发给。此法定期间除对征收补偿有异议,已依法于公告期间内向该管地政机关提出,并经该机关提交评定或评议或经土地所有权人同意延期缴交者外,应严格遵守(参照本院释字第一一○号解释)。内政部中华民国七十八年一月五日台内字第六六一九九一号令发布之“土地征收法令补充规定”,系主管机关基于职权,为执行土地法之规定所订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政府征收土地,于请求法律解释期间,致未于公告期满十五日内发放补偿地价,应无征收无效之疑义”,与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未尽相符,于宪法保障人民财产权之意旨亦属有违,其与本解释意旨不符部分,应不予适用。

理由书:

土地征收,系国家因公共事业之需要,对人民受宪法保障之财产权,经由法定程序予以剥夺之谓。规定此项征收及其程序之法律必须符合必要性原则,并应于相当期间内给予合理之补偿,方符宪法保障人民财产权之意旨,前经本院释字第四○○号解释在案。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五条前段及第二百三十一条前段虽规定:“被征收土地之所有权人,对于其土地之权利义务,于应受之补偿发给完竣时终止,在补偿费未发给完竣以前,有继续使用该土地之权”;“需用土地人应俟补偿地价及其他补偿费发给完竣后,方得进入被征收土地内工作”,明示物权变动之效力,须待补偿费发给完毕始行发生。惟土地征收对被征收土地之所有权人而言,系为公共利益所受特别牺牲,是补偿费之发给不宜迁延过久。本此意旨,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前段规定:“征收土地应补偿之地价及其他补偿费,应于公告期满后十五日内发给之”。此项法定期间,自应严格遵守,业经本院释字第一一○号解释解释文第二项释示:“需用土地人不于公告期满完毕后十五日内将应补偿地价及其他补偿费额缴交主管地政机关发给完竣者,依照本院院字第二七○四号解释,其征收土地核准案固应从此失其效力。但于上开期间内,因对补偿之估定有异议,而由该管县市地政机关依法提交标准地价评议委员会评定,或经土地所有人同意延期缴交有案者,不在此限”,从而土地征收补偿费之发给,除对征收补偿有异议,已依法于公告期间内向该管地政机关提出,并经该机关提交评定或评议或经土地所有人同意延期缴交者外,如有延误,自属对人民财产权之侵害。行政机关基于职权,执行法律,虽得订定命令补充法律之规定,惟其内容须符合法律意旨。内政部七十八年一月五日台内字第六六一九九一号令发布之“土地征收法令补充规定”第十六条:“政府征收土地,于请求法律解释期间,致未于公告期满十五日内发放补偿地价,应无征收无效疑义”,与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强制规定未尽相符,有违宪法第十五条保障人民财产权之意旨,于本解释不符部分,应不予适用。

土地征收法令补充规定第16条(内政部(78)台内字第661991号令发布)(8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