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族
对象办理有关本保险事宜。 投保单位应于保险对象合于投保条件之日起三日内,向保险人办理投保; 并于退保原因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保险人办理退保。 被保险人区分为下列六类: 一、第一类: (一)政府机关、公私立学校之专任有给人员或公职人员
适用对象 民国68年底以前支领一次退休金并无下列各款情事者1.每月工作收入足以维持其个人最低生活者2.有不动产、现金、投资收入、军公教人员遗族支领年抚恤金等情事,其收入足以维持个人最低生活者.(前项各款所称个人最低生活之所需标准暂以每人每月平均收入为新台币一万二千元,有眷属依赖其扶养者二万元,但有残障手册或患有精神疾病之退休公教人员子女与退休公教人员共同生活者,其标准提高一倍计算。 特别规定 民国59年7月1日以前支领一次退休金者,全部发给,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发放金额 单身每节18000元,有眷依赖其扶养者每节31000元
一、申办时间:106年12月1日起至107年1月2日截止。“逾期者视同放弃” 二、申请减免学杂费对象及所需证明文件详如申请表。 所得总额不得超过新台币二百二十万元,计算成员为,未婚:学生本人及父母;已婚:学生本人及配偶
美艳长老的先生,郑景祥弟兄于4月18日凌晨蒙主恩召,订于5月10日(星期六)上午11点,在第二殡仪馆怀亲厅举行告别礼拜,礼拜后将火化并回埔里安葬于家族墓园,愿主安慰遗族。 暑假夏季学校订于7月8(二)~12日(六)举行,星期二~星期五为下午1点~5点30分,星期六为出外郊游活动。服事内容:带动唱、带游戏、讲故事、分组老师等,意者请向秀如执事、爱玉姊妹、陈志聪牧师报名
有关亡故支(兼)领月退休金人员之遗族,因具身心障碍且无工作能力申请遗属年金,每年度出具前一年度年终所得申报资料,证明其平均每月所得未超过法定基本工资之所得内涵疑义 有关支(兼)领月退休金之公务人员亡故时,其身心障碍且无工作能力之遗族,申请遗属年金之规定,均系依公务人员退休资遣抚恤法(以下简称退抚法)第45 条第3 项、同法施行细则第51 条及公务人员定期退抚给与查验及发放办法第10 条第1 项规定,以遗族检附税捐机关出具其于退休人员亡故前一年度之综合所得申报资料(按:所称前一年度年终所得申报资料,系指税捐机关出具之前一年度“综合所得”申报资料;所指“综合所得”申报资料自应依所得税法第14 条第1 项所定各类所得认定之),计算其平均每月所得是否超过退休人员亡故当年之法定基本工资,且于遗属年金审定后,应每年度提出税捐机关出具之前一年度之综合所得申报资料,以证明其平均每月所得未超过发给遗属年金当年度法定基本工资。至于其年终所得申报资料所列保险给付,是否列入上开退抚法应计算其平均每月所得之所得内涵部分,应视该保险给付是否属前开所得税法第14 条第1 项所定之各类所得而定。
▲台中市国殇秋祭,台中市政府副市长陈子敬向先烈英魂与遗族致敬。(图/台中市政府民政局提供)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在今日军人节,于北区、丰原区忠烈祠举办109年秋祭国殇典礼,以兹缅怀为国捐躯的先贤先烈们,分别由副市长黄国荣、陈子敬两人代表台中市市长卢秀燕主持祭典,追思为国奉献的烈士们、代表中市府与中市民向遗族致上最高敬意。 ▲台中市政府副市长黄国荣向烈士灵殿行三鞠躬礼
考试院通过退休公务人员或遗族定期退抚给与调高2%,军教退休(职、伍)人员或遗族之定期退抚(除)给与给付金额调整案7月1 日起同步调高。 为因应退休公务人员或遗族所领定期退抚给与,至少每4年应检讨一次之期程将于今(111)年6月30日届至,考试院院会已于3月31日通过铨叙部所提之调整方案,已退休人员或遗族之定期退抚给与给付金额将自7月1日起调高2%;本案已经行政院于今(7)日同意会衔公告。另有关行政院函送军、教退休(职、伍)人员或遗族之定期退抚(除)给与给付金额调整案,考试院也于今日院会同意会衔公告,将同步自7月1日起调高2%
人民于戒严时期,因犯内乱罪、外患罪,经裁判确定、或交付感化、或提起公诉、或通缉有案尚未结案而丧失或被撤销之下列资格,有向将来回复之可能者,得由当事人申请主管机关,依有关法令处理之,其经准许者,溯自申请之日起生效: 一 公务人员暨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及格之资格。 二 任公务人员、教育人员及公职人员之资格。 三 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执业之资格
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所称预定利率,指教职员投保之年金保险于年金给付开始日用以计算年金金额之利率。 择领或兼领定期给付人员亡故时,其依前条第三项及第五项规定参加之年金保险,未提供遗族继续领取规定者,扣除其已领取定期给付总额,未达其参加该年金保险之保证金额时,保险业应将余额按预定利率折现一次发给其遗族领受。 前项给与,无遗族或无遗嘱指定用途者,由原服务学校具领必要费用作为丧葬之用后,余额专供原服务学校办理学生奖助学金使用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后,请以温暖的目光对创伤症候患者说:“不是你的错......” 在大热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剧中,身为受害者家属的宋乔安夫妇,和身为加害者家属的李家一家不乏正面冲突,立场迥异的他们却竟分享了一个共同的倾向,尤其是一直未能走出伤痛与阴霾的宋乔安,她和李家家人都出现了同一个症状,就是不断自责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不断放大自己错误的可能性,不断重新问“如果当时……”,这其实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的一部分,在剧中非常鲜明地被描绘出来,再次显现出编剧吕莳媛的田调功力与认真度。 无差别杀人事件发生后,不管是加害者家属或受害者家属,都是事件本身的受害者,因为没有人知道杀人的动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伤害。加害者家属在强烈的罪恶感下,不断自我惩罚,从过去的蛛丝马迹中拼命想找出为什么会养出这样的小孩,为什么当他在吐露相关讯息时没有即时阻止,即使这些都是后事之师且于事无补,但这种强烈的情绪其实正反映出对伤害的无能为力,所以渴望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回到时空前去弥补,阻止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