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
法院起诉以后多久可以开庭(法院起诉多长时间开庭审理) 法院起诉以后多久可以开庭?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很关心,但是实际上我们会看到三大诉讼法,对于法院立案和起诉之后,多久时间开庭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法律规定的是一审的审限,也就是案件从法院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就一定要出判决。 那要出判决意味着他一定是开过庭了,那我们看一下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者是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区的流窜作案,或者说犯罪涉及的面比较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这一类案件在原有3个月的基础上可以再延3个月,那么通常就是6个月的期限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法律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呈报 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再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对,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
裁判字号: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 109 年声字第 249 号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国 109 年 01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假释中交付保护管束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09年度声字第249号 声 请 人 台湾新北地方检察署检察官 受 刑 人 罗明宗 上列受刑人因窃盗等案件,声请人声请于假释中付保护管束(10 9年度执声付字第55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罗明宗假释中付保护管束。 理 由 一、声请意旨略以:本件受刑人罗明宗因窃盗等案件,经本院判 处有期徒刑2年6月确定,于民国107年1月28日送监执行,嗣 经法务部于109年1月13日核准假释,爰依刑法第93条第2项 、刑事诉讼法第481条第1项规定,声请裁定于受刑人假释中 付保护管束等语。 二、按刑法第93条第2项规定,假释出狱者,在假释中付保护管 束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过委托的辩护律师可以同在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而其他辩护人在经过许可后也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但是大家知道犯罪嫌疑人拘留多长时间可以见家属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期间是不可以见家属的
本院委员尤清、苏盈贵、汤金全、穆闽珠、沈智慧、陈进兴、高育仁、周锡玮等四十二人,有鉴于九十一年二月八日、九十二年二月六日修正刑事诉讼法公布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明确朝“改良式当事人进行主义”方向调整,其要求通常程序案件于第一审即行合议审判,并须以集中审理、交互诘问方式发件真实,为有效运用诉讼资源,让法院有更多之时间与精神致力于重大繁杂案件之审理,并使已悔过之初犯、犯罪情节非属严重或已与被害人达成和解之被告可早日脱离诉讼,用启自新,允宜参考八十八年全国司法改革会议所达成“为强化当事人进行主义之配套措施,应扩大运用刑事简易程序并酌采认罪协商求刑制度”之结论,视被告罪行轻重及是否认罪,采行认罪协商求刑制度。爰依此原则,拟具刑事诉讼法第七编“简易程序”及增订第七编之一“协商程序”与“刑事诉讼法施行法第七条之二”等相关修正条文草案,是否有当,敬请公决案。
刑事辩护的种类有哪些,有什么具体规定? 对于形势变化想必大部分人并不是很了解,那刑事辩护种类有哪些?有什么规定?本文刑事律师为大家介绍! 我国的刑事辩护种类有三: (2)委托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与法律允许的人签订委托合同,由他人代行辩护。 (3)指定辩护,指遇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为其辩护。 第三十二条 (自行辩护与委托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最高法院:死刑犯临刑前应当安排会见(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已于2019年4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2019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7次会议通过,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为规范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高级人民法院在向被告人送达依法作出的死刑裁判文书时,应当告知其在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阶段有权委托辩护律师,并将告知情况记入宣判笔录;被告人提出由其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律师的,除因客观原因无法通知的以外,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其近亲属,并将通知情况记录在案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从事侦查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文理兼收,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侦查学总论、犯罪学、侦查程序、犯罪现场勘查学、侦查措施、刑事案件侦查、侦查讯问学、国内安全保卫、刑事科学技术等
为拓宽民意沟通和群众监督的渠道,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回应广大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本网特开设“欢迎监督,如实举报”专栏,链接执纪执法和干部监督部门举报网站,欢迎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 为了保证您的举报尽快得到受理,请认真阅读举报须知,了解各举报网站受理举报的范围。 点击“接受”进入举报页面,点击“不接受”退出举报
本站首页 뀠 免于起诉 뀠 什么是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什么是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相似于国外学者的“微罪不起诉”,笔者认为这样称谓能体现其性质,还是比较科学的。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