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
《心灵十境》最初由台湾慈济文化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 证严法师, 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
学佛如同攀登高山,不仅要知道方向、路径,最好还要有一位识路的向导,不然也要有具经验的同伴同行,才能安全且稳定地登上山顶,欣赏美丽风光。 了解佛法如同知道路径、方向,佛陀将真理内容及觉悟次第,都告诉了我们,经过祖师大德的集成,这些都记载在经论里。识路的向导如同有经验的师长,依著师长的教导,可以使我们修学的路走得正确、平安,而且还可以省却许多摸索的阶段,从“亲近善士”为四预流支首位的教说中,就可以知道他的重要性
唯识大家常觉法师,于3月16日于福建泉州崇福寺示寂,享年79岁(1928∼2006)。 常觉法师,福建晋江人。民国33年,依止崇福寺派下所属慧济寺福忍和尚剃度
本文是针对战后六十年來,台湾佛教界最重要的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诠释争辩和最新应用发展,从战后台湾佛教学术现代化的相关歷史背景,提出系统性的长期观察,环绕着印顺导师的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而逐步展开其与佛教内外的佛教学者的各种关涉之过程演变的說明。同时,也显示此思想的当代活力,正逐渐扩及台湾地区的许多角落。 江灿腾(1992)
自太虚大师宣导现代人间佛教以来,男女两性平等问题逐渐引起佛教界广泛关注。民国时期太虚大师以及“菩提精舍”女众都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基本达成了尊重女性人格、维护女性权益、宣导男女地位平等的共识。1949 年之后,在星云大师、印顺导师、圣严法师和昭慧法师等人的推动下,台湾地区人间佛教两性平等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运用印顺法师对净土的诠释为论文切入点,展示法师对净土的反省;同时以李炳南居士为例,申述净土宗的不同立场,并进而反省争议所涉及的意义。就结构言,本文在导言之后,将在第二节略述印顺法师及其研究净土的文献,并简述其对净土一观念的理解,第三节,说明印顺法师对净土的批评,第四节,分析印顺法师立论的基础,第五节,以李炳南居士为例,呈现净土宗的相关理论与可能回应,第六节,总结本文讨论,检别两人同异,并反省他们所反映的信愿进路与知识进路等台湾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 (一)印顺法师及其有关净土的文献 167 (二)修行的方向:西天与人间 176 (三)修行者本身:自他之争与染净之论 178 五、净土宗对印顺法师意见的可能回应--以李炳南居士为例 192 (一)印顺法师对净宗的批评仍有争议空间 202 (二)印顺法师的佛学基础:悲智双运 203
佛教在线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作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宗教界应进一步努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家、道家思想产生激荡,形成互斥互融的微妙关系,而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内涵。至明代形成了三教同源之说,以佛教的立场肯定儒道二家,并加以融摄。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及印顺长老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对于儒、道二家的看法亦有其判摄之道,而学界对人间佛教的关注,多集中在与儒家的关系,对于道家层面的讨论十分缺乏,道家思想对于人间佛教的实践及思想如何助其落实之可能,是值得深入的议题
编者按: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法师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近日表示,已提交《关于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提案》,呼吁推进学历学位互认,强化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制度保障
学佛如同攀登高山,不仅要知道方向、路径,最好还要有一位识路的向导,不然也要有具经验的同伴同行,才能安全且稳定地登上山顶,欣赏美丽风光。 了解佛法如同知道路径、方向,佛陀将真理内容及觉悟次第,都告诉了我们,经过祖师大德的集成,这些都记载在经论里。识路的向导如同有经验的师长,依著师长的教导,可以使我们修学的路走得正确、平安,而且还可以省却许多摸索的阶段,从“亲近善士”为四预流支首位的教说中,就可以知道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