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生与死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被生下来,高兴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当我们死了之后,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子女、亲属。我们不为生而高兴,因为那时不知道高兴;我们不为死而痛哭,因为死后已没有感觉。我们无法为生发言,因为发言时我们已被生了下来,不论被生在富裕或贫贱的家庭,被生为白、黄或棕、黑的种族,我们都没有资格决定;我们也无法为死流泪,因为再**,还是要死,不论是圣贤愚劣、伟人凡夫,我们总得交出自己的生命
世人都有这样的习性:对高者——相对自己比较好的人就会嫉妒;对平等者——和自己各方面差不多的人会竞争;对下者——比自己差的人会傲慢。因为都是凡夫,也可以说这些是凡夫的自性,所以都学会理解吧!有人傲慢,正常,让他自己傲慢去吧。有人嫉妒,也正常,无所谓
世人都有这样的习性:对高者——相对自己比较好的人就会嫉妒;对平等者——和自己各方面差不多的人会竞争;对下者——比自己差的人会傲慢。因为都是凡夫,也可以说这些是凡夫的自性,所以都学会理解吧!有人傲慢,正常,让他自己傲慢去吧。有人嫉妒,也正常,无所谓
念诵普门品的时候,大家是要经常念诵的,这样才是能更好的体会到普门品的效果的,我们自己也是能知道经常念诵普门品的好处是什么的,那么我们自然也是能对普门品有更大的信心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念诵的好处吧。 兴慈就是发起慈悲心
我非常庆幸能恭闻到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法音。 法音中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开示了《什么叫修行》,《无常》等等。每次恭闻法音后,就好似电脑充了电一般,使我在杂乱的俗事中惊醒,提醒自己须要修行,解脱轮回,自利之后利益他人
下等恶劣的应化身, 如佛应地前凡夫及二乘人所应现的丈六佛身是。 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 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 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 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 二应身 — 胜应身和劣应身
心经中蕴含着很多的道理,这些道理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的大,所以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就是能够去了解心经的精髓内容是什么,这样对我们的修行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师兄现在还没有体会到到心经的重点是什么,那么是可以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先来看看简单译文: 这是因为“受想行识”也都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也就和“空”一样了。 “五蕴”中,“色”是一个主脑
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着。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居士:我们平时做的善行,如建寺,印经等,都会写家人名字。这样做他们能得利益吗?还要不要回向? 常敏法师:我们为他们做这些善行,自然就种下了福田,不用再回向。回向已经完成,也满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