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蕴
修学行者在荷担如来家业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
修学行者在荷担如来家业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是在家?各具不同的立场表现不同的身份;尤其是出家身份有着人天师范的至高地位必须拥有可以为人为天师范的修养。 正道的行为依于理法的正知、正见、正行建立起观念然后解行并进是为行者修养的肯定。 明朗的立场依于观念的本起、法行、目的维护其修养然后事理通达是为行者内涵的价值
佛印禅师是中国宋朝的高僧,有一天,他在寺里讲经
佛印禅师是中国宋朝的高僧,有一天,他在寺里讲经,听众挤满了大讲堂,恰巧这时,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来了;佛印禅师对这位好友,打着禅风机语说:“此间无大学士的坐处 ! ” 东坡是个学佛参禅多年的居士,也用禅宗的话回答道:“何不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 ” “我有个问题,你如果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要是回答不出,请将你的玉带解下,留在这里纪念 ? ” 才华横溢的东坡,给这一问,哑口无言;解下玉带,留在寺里纪念。 四大,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地性坚强,水性流湿,火性温燥,风性轻动;世间万物,都由这四种原素所成;离此四种,就没有自性了,所以说:“四大皆空”。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蕴是物质,受、想、行、识属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这五种聚集的和合体;离开五蕴,就没有我的存在了;所以说“五蕴无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经部认为五蕴由多种同类之法积聚假设,三无为法都无实体”
“经部认为五蕴由多种同类之法积聚假设,三无为法都无实体”。 比如色蕴,在这个整个的宇宙里边,凡有属于色的一类,就是物质的一类,管你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近的、远的,可以看的、看不到的,有见、无见,有漏、无漏,等等,凡是属于物质一类的都叫色蕴。 所以说,蕴的本身,它就是一个积聚,堆起来的,所以既然是很多东西堆起来的叫一个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