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
2014年即将过去,回顾2013年底、2014年初,绝大部分分析认为楼价在2014年会回落;埋单计数,楼价却在年内大致上升一成,某程度上印证了“相反理论”。现时展望2015年,意见似乎未见一面倒,也许意味2015年楼市会是较平稳的一年?展望2015年楼市,有几个因素值得留意: ‧供应微升:此处所说的供应,不是指落成量,而是指可作楼花销售的数量。2009至2011年,私人住宅动工量是31900伙,平均一年不足1.1万伙,新楼数量偏低,是支持楼价高企的一个基本因素
据中新网消息,香港首富、长实主席李嘉诚已捐出近三分之一身家作慈善用途。对于社会近日的仇商、仇富情绪,他回应道:“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其名下的慈善基金在过去三年已捐出逾五十二亿元,未来十年更会加码,预计多于过去三十年的总和
经过传媒多年教育,不少人在讨论由发展商安排的新盘按揭时,都意会到此类产品普遍会有初期还款较轻松,但优惠期后供款急增而且难以转按的问题。但比起未来每月还款上升,其实未能取得预期中的按揭贷款,对买家一样是大问题。 经过传媒多年报道,一般准买家都对新盘按揭保持一定戒心
美国完成退市,一般估计来年美息将进入加息周期。众所周知本港楼价在高位徘徊的原因之一是按息一直维持低企;港息如跟随美息上升至“正常”水平,势将对本地高企的楼价带来一定压力。不过,不论是美息抑或港息回升,都有强大的制约因素
根据英国政府土地注册处最新公布了去年11月英国楼价指数。 英国楼价年升 7.6%,伦敦平均楼价首次超越 50万英镑。 数据显示,英国楼价于 2020年11月同比上升 7.6%,高于前一个月的 5.9% 升幅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月公布多份征求意见稿,当中建议住宅应以实用面积进行交易,随即引起市场担忧每平方米交易单价会即时飙升,对楼市造成压力。惟分析相信,新措施即使实施,对市场成交量及价格影响也十分有限。 住建部上月十八日公布38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当中《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及“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引起轩然大波
三月份,不仅是中国的楼市出现回暖迹象, 周一,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3月份新加坡的私宅销售量飙升,数量是2月份的2倍多,比上年同期也高出近50%。 声明中写到,今年3月,新加坡共售出1054套住宅, 较2月份的455套增长约2.3倍,较去年3月的716套高出47%。 新加坡3月私宅市场强势反弹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2月开发商受农历新年假期影响,推出的新盘较少,而在3月加速推出了更多新盘; 二是持续走低的楼价提振了购房需求,在3月吸引了更多的购房者
二手市道不仅复苏,有买家更憧憬今年楼价仍然向好,日前追价40万元购买深井海云轩一复式单位。利嘉阁地产皇牌屋苑深井丽都分行经理周乐表示,一名用家刚斥资770万元,买入海云轩2期高层复式A室,建筑面积1448方呎,连一个400余呎的平台及车位,可望三桥海景,折合平均呎价为5318元,造价相当理想。 周氏指,原业主于2004年2月以635万元买入上址,起初只要有买家出价730万元已可承接,惟业主对后市乐观,加上复式放盘罕有,一直未肯平价售出,现买家为夺心头好,不惜追价40万元至770万元水平,业主难抵引诱,最终售出上址,账面劲赚135万元离场,赚幅为21.3%
上周“给报纸佬20元买《信报》”故事的结局,是他只找你5元,并说为你留起7元搞了多个不同名堂的杂志基金,但报纸佬提醒你下次买《信报》时,还是要俾钱的。 最新年度的预算案就是这么简单。去年预期有34亿元财赤,实际却是649亿元盈余,于是“无端端”多了近700亿元
上周“给报纸佬20元买《信报》”故事的结局,是他只找你5元,并说为你留起7元搞了多个不同名堂的杂志基金,但报纸佬提醒你下次买《信报》时,还是要俾钱的。 最新年度的预算案就是这么简单。去年预期有34亿元财赤,实际却是649亿元盈余,于是“无端端”多了近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