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传媒多年教育,不少人在讨论由发展商安排的新盘按揭时,都意会到此类产品普遍会有初期还款较轻松,但优惠期后供款急增而且难以转按的问题。但比起未来每月还款上升,其实未能取得预期中的按揭贷款,对买家一样是大问题。

经过传媒多年报道,一般准买家都对新盘按揭保持一定戒心。在有意无意之间,坊间有时更会(错误地)将所有在新盘价单中提及的按揭安排统称为“呼吸Plan”;此标签意指按揭审批宽松,几乎必批,但可能令买家借入超出自己合理负担能力的楼按金额。

提防楼按审批是否过度宽松,令自己“超借”是好事。但以“呼吸Plan”统称所有新盘按揭,不止是误导,甚至会令准买家产生误会,而面对其他风险。

现实中,由发展商安排的非银行按揭,真正“必批”(不问申请人入息、负担能力,一定批出)的,少之又少。虽然不涉银行的一手按揭,不必通过压力测试,但多数情况下,仍有其审批标准,申请人不符要求,一样会被拒批。

尤有甚者,部分新盘价单标明提供的按揭安排,可能有名额限制,不管申请人本身的财务条件如何,额满即止。当新盘买家误以为新盘提供必批按揭,详阅贷款条件、计算过后认为负担得来、信心满满拣楼签约后,可能才发现“必批”是一场误会。如果购入的单位楼价高于按揭保险的适用范围,自己又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支付首期,可能便要挞订离场。

近月新盘成交约维持在1000宗的水平,而每月总有数十宗的挞订个案,比率不算低,估计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买家未能取得按揭有关。要避免自己成为此统计数字的一分子,宜在选购新楼时,详细向相关贷款机构查询批核要求、有无名额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