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过去,回顾2013年底、2014年初,绝大部分分析认为楼价在2014年会回落;埋单计数,楼价却在年内大致上升一成,某程度上印证了“相反理论”。现时展望2015年,意见似乎未见一面倒,也许意味2015年楼市会是较平稳的一年?展望2015年楼市,有几个因素值得留意:
‧供应微升:此处所说的供应,不是指落成量,而是指可作楼花销售的数量。2009至2011年,私人住宅动工量是31900伙,平均一年不足1.1万伙,新楼数量偏低,是支持楼价高企的一个基本因素。而2012至2014年,动工量估计有接近5万伙(具体数字要待1月底官方公布);较前3年的动工量上升56%。此批单位料在2013年起陆续以楼花推出,加上2013年中起,楼花销售期由20个月延至30个月,都令楼花供应量上升。
上周港府公布长远房屋策略,目标是未来10年供应48万个单位,当中19万为私楼。单以私楼计,即港府目标为未来10年,每年提供1.9万个私楼住宅。“土地何来?”的问题仍在,但大致看到港府希望维持略高的住宅供应量;而官方多次提及“未来3至4年,私楼有7.4万个潜在供应”,即4年内每年平均约有1.85万伙供应,未来几年供应偏向充足。
‧按息低企:联储局12月议息,市场焦点是会后声明删去了“往后一段合适时间(Considerable Time)维持超低利率”的字眼;但联储局主席亦表明未来几次议息都不太可能加息。严格而言,联储局的立场,与市场估计2015年下半年才加息一致。换言之,2015年美息可能在下半年回升。虽然会后声明不再强调长时间维持超低利率,但由于油价回落、美国国债高企,客观上都制约了加息的幅度。美国能否在未来几年令美息正常化,例如回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平,仍是未知数。
在港息而言,在联系汇率下,也许在明年下半年会跟随美息略为回升。但由于港息过去未完全跟足美息跌幅,港息的回升速度可能较美息慢,全年的息口升幅料会在1厘以下。需要留意的是,如果通胀仍维持目前约4%水平,加息1厘,3厘左右的按息仍处实质负利率状态,参考过去经验,楼价未曾在按息负利率的情况下明显下调。
‧人口因素:特首梁振英说香港应该放宽入境政策,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如果明年的施政报告有具体措施或建议,透露吸纳外来人才的部署或规模,会对后市有一定影响。
众所周知,未来10年48万个住宅供应只是应对现时人口居住需要的目标,政府亦明言要各方配合,才可找到足够地皮改变用途作住屋发展。简单来说,就算顺利达标,也仅是满足现时人口需要。若政府计划吸纳人才的规模较大,未来住屋的需求会长期偏向紧张。综合各因素,除非明年出现较严重的负面因素,否则楼价较大机会在高位运行。
如有任何关于按揭问题,可直接Whatsapp联络我们(+852 5596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