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66181
2014年即将过去,回顾2013年底、2014年初,绝大部分分析认为楼价在2014年会回落;埋单计数,楼价却在年内大致上升一成,某程度上印证了“相反理论”。现时展望2015年,意见似乎未见一面倒,也许意味2015年楼市会是较平稳的一年?展望2015年楼市,有几个因素值得留意: ‧供应微升:此处所说的供应,不是指落成量,而是指可作楼花销售的数量。2009至2011年,私人住宅动工量是31900伙,平均一年不足1.1万伙,新楼数量偏低,是支持楼价高企的一个基本因素
早前中文大学公布一项有关香港生活质素指标的研究,其中“置业负担比率”恶化,而且创有纪录以来最差。认真来说,情况已是老生常谈。有趣的反而是后续讨论,究竟何谓中产? 报章引述报告,2017年市区一个面积300方呎单位的楼价,相当于一个年收入约30万元家庭的16.18倍;较之前一年的14.56倍恶化,而且是2008年以来最差
早前中文大学公布一项有关香港生活质素指标的研究,其中“置业负担比率”恶化,而且创有纪录以来最差。认真来说,情况已是老生常谈。有趣的反而是后续讨论,究竟何谓中产? 报章引述报告,2017年市区一个面积300方呎单位的楼价,相当于一个年收入约30万元家庭的16.18倍;较之前一年的14.56倍恶化,而且是2008年以来最差
早前有报导指,某家保险公司暂时拒收楼价600万元以上的按揭保险申请,有指情况可能反映楼市风险增加,究竟是耶非耶? 去年10月,港府将按保的适用范围由600万元以下物业,扩至1000万元以下物业。按保放宽,如果单单指适用的楼价范围扩大,原则上不会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 原因在于按揭成数其实没有上升
早前中文大学公布一项有关香港生活质素指标的研究,其中“置业负担比率”恶化,而且创有纪录以来最差。认真来说,情况已是老生常谈。有趣的反而是后续讨论,究竟何谓中产? 报章引述报告,2017年市区一个面积300方呎单位的楼价,相当于一个年收入约30万元家庭的16.18倍;较之前一年的14.56倍恶化,而且是2008年以来最差
早前中文大学公布一项有关香港生活质素指标的研究,其中“置业负担比率”恶化,而且创有纪录以来最差。认真来说,情况已是老生常谈。有趣的反而是后续讨论,究竟何谓中产? 报章引述报告,2017年市区一个面积300方呎单位的楼价,相当于一个年收入约30万元家庭的16.18倍;较之前一年的14.56倍恶化,而且是2008年以来最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