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月公布多份征求意见稿,当中建议住宅应以实用面积进行交易,随即引起市场担忧每平方米交易单价会即时飙升,对楼市造成压力。惟分析相信,新措施即使实施,对市场成交量及价格影响也十分有限。
住建部上月十八日公布38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当中《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及“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引起轩然大波。
所谓套内使用面积,即是香港俗称的单位实用面积。现时内地除重庆等极少数城市外,主流均采用建筑面积计价。
易居中国(02048)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表示,住宅总成交价将不会受影响,但短期内以实用面积计算的销售均价势必将大幅上涨。但他预计现有的计价模式将会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市场不必做过多解读。他亦相信,此举变相减少因销售人员夸大宣传而产生的后期纠纷,长远而言令市场买卖更为公开及透明。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开发行业分析师刘璐指,意见稿旨在确保从设计施工阶段开始到最终销售环节,进一步清晰划分住宅专有和共有建筑面积,但官方首次提出以实用面积量度方式,料有助于提升房屋市场资讯透明化。
她预料,短期来看调控依然从紧。按照套内面积计价会迅速提高交易单价,与尚存在限价政策造成冲突。以香港经验来看,她估计措施对成交量价影响有限,主要是政策导向的供需平衡左右楼价。她另指,改以实用面积为主流标准,可能是为征收房产税铺路,令未来界定征收面积时有更合理的量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