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
“寰宇易经”系列以《易经》的全球传播为主题,游历近一世纪以来《易经》的全球足迹。郑吉雄教授在8月为我们“分享二十世纪《易经》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先将镁光灯投射在中国”,获得众多校友及朋友的捧场,接着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的韩子奇教授将为我们主讲第二讲。 本演讲将根据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1990)的“fusion of horizons”观点讨论《易经》的现代意义和普世价值
3月7日晚,澳门太阳集团0638主页欢迎您在文科楼705会议室举行“长大20年”学术论坛暨长江人文讲坛(第123讲)。本次讲座特邀日本山口大学何晓毅教授主讲,由他分享《三国演义》在日本的流传以及汉学家立间祥介的贡献。讲座由副院长李征宇主持,21、22级研究生共同参与
周锦尉: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回顾一些相关的历史细节。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一些前沿科技受制于人,深化改革的成效与民众期待仍有差距……越是艰难险阻,越要以更大的定力、勇气、智慧,“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好每一步。 上观新闻: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国情,是不是决定了这种援助以及学习也是有限的? 周锦尉:新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全方位的
凤凰集团33个项目入选2022年“经典中国” 近日,2022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翻译工程”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立项名单陆续公布。凤凰集团申报的14部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14部图书入选“丝路书香翻译工程”,5部图书入选“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合计共有33个项目(含联合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入选“经典中国”总数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入选“丝路书香”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四
一位青年朋友问:法国总统 Nicolas Sarkozy 的姓名翻译成中文是 “尼古拉·萨尔科齐”还是“尼古拉·萨科齐”?最后回答:是“尼古拉·萨科齐”。据悉,我有关部门最早按一般通行规则译成“尼古拉·萨尔科齐”。但不久,法国方面正式表示,宜用更为简短的“尼古拉·萨科齐”
【50年来海外清史研究的扛鼎之作,突破费正清学派理论模式】 美国首屈一指的清史大家罗威廉新作首次出版,海外清史研究扛鼎之作。罗威廉为当今美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汉学家,也是西方学界研究清史的第一人,他在国内出版的《红雨》《汉口》等作品在读者心目中已成经典佳作。罗威廉教授以其毕生治清史的深厚功力为基础,综合了国际及中国清史学界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大力突破费正清学派的理论模式,不再强调中国朝代更迭、道统延续,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外清史研究的新成就!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末卷
胡翠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中西翻译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在《外国语》《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国际汉学》等核心刊物上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文坛的翻译论争与文学、文化论争”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汉学家陈荣捷的宋明理学英译及著述与20世纪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
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联密切
11月3日下午2点,“汉学的未来与‘孔子新汉学计划’”专场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大会对于国家汉办新启动的“孔子新汉学计划”研究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和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纪宝成发表了主题演讲
定价:¥98.00版印次: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了解到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 为此,中图公司联合商务印书馆策划出版了《明月何曾是两乡:海外汉学家助力中国战“疫”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