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7月18日下午五点,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少林寺与禅宗祖庭研讨会”圆满落幕,14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在“禅宗祖庭”分论坛、“禅宗与宋明理学”分论坛、“少林学”分论坛阐述各自观点,探讨交流思想心得。研讨会有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中国优秀文化,深化了佛教“中国化”历史成果,成果斐然。 “禅宗祖庭”分论坛有五场主题研讨,交流论文43篇,内容包括禅学、史学、综合等,研究视角多样,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元,这些研究对深入挖掘祖庭文化、促进祖庭寺院之间交流、丰富中国优秀文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促进作用
三、时间:2020年7月1日14:30 四、地点:济川校区D2301 五、主讲人简介: 李承贵,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儒佛道治理思想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儒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儒学与宋明理学、儒佛关系、20世纪中国哲学、哲学方法论、伦理学、文化哲学等。主持、完成国级、省级社科基金项目8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海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先后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10余项。 电话:0523-80769096、80769066 建议**浏览器:Firefox、Chrome、Safari
2019年10月17日晚,《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纪念学报创刊40周年暨学报作者讲坛第十讲”在校图书馆521室成功举办。上海儒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做了题为“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的讲座。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系朱晓鹏教授主持,近百名校内外师生聆听了讲座
引言人:梁奋程(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后) 讲 者:林东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 地 点:鹅湖人文书院(新北市中和区中正路797号三楼之二) 本文尝试从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一书分析他如何借由反思海德格之康德诠释而带入其关怀:关于中国哲学中“智的直觉”之问题。牟宗三极为赞同海德格把康德的知性主体活动解释为一种超越性统觉的“对象化”活动,也批判了康德把人的认知活动只囿于有限的表象性认知,牟认为在中国哲学中承认了人可有无限的认知活动,可达神知,神心。而海德格诠释现象学的康德理解中,对于想像力问题的讨论正可在康德哲学与牟氏中国哲学之间的搭起一座连系性的诠释桥梁,原因在于他所诠释的想像力涉及到一种先验的自我形构能力,即以图式化综合了纯粹直观和纯粹知性,是一种存有论综合,因而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类无限心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08:52浏览次数: * 为了更好地使用该资源,请先在微信公众号中绑定个人读者账号。 (图书馆公众号二维码) 《中国思想与文化名家数据库》是一个汇聚中国历代思想与文化名家生平、观点、经典著述和年谱的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近现代版)核心资源包括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和中国历史学家戴逸教授领衔编纂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众多知名学者编纂的《康有为全集》、《梁启超全集》、《宋明理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等经典著作,内容丰富翔实
明末文学,相较于明初文学,更加通俗化。明朝早期文学,尚有文言小说,而到了后期,则是通俗小说占据了主流。戏曲上,相较而言富有文学性的北戏也被南戏逐渐替代
即一心考物者为禅。 就是一心一意地来思考它,思考什么呢?应该是事物的真相,就是禅了。过去有二程(程颐、程颢)——宋明理学的理学家,提出了格物致知说
“尚道国学”位于南开区鞍山西道的一个简陋、紧凑的房间,同时也是王月星的办公场所,他在这里讲课,也在这里备课,有时候,他也在这里睡觉。来自山东高密的他,身材不高,戴上眼镜更显瘦弱。 国学,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文化与学术
本次活动于7月22日在泉州开营,营员走访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开元寺和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等,实地考察福州正谊书院、三明南溪书院和武夷山**书院等书院,并举行祭拜朱子仪式和闽台书院文化交流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台湾书院联谊会联合主办,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南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协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承办。闭营仪式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书院代表及各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