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梁奋程(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后)
讲 者:林东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
地 点:鹅湖人文书院(新北市中和区中正路797号三楼之二)
本文尝试从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一书分析他如何借由反思海德格之康德诠释而带入其关怀:关于中国哲学中“智的直觉”之问题。牟宗三极为赞同海德格把康德的知性主体活动解释为一种超越性统觉的“对象化”活动,也批判了康德把人的认知活动只囿于有限的表象性认知,牟认为在中国哲学中承认了人可有无限的认知活动,可达神知,神心。而海德格诠释现象学的康德理解中,对于想像力问题的讨论正可在康德哲学与牟氏中国哲学之间的搭起一座连系性的诠释桥梁,原因在于他所诠释的想像力涉及到一种先验的自我形构能力,即以图式化综合了纯粹直观和纯粹知性,是一种存有论综合,因而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类无限心。但此种创造并非从无创生出存有者,而是创造出“图式图”(Schema-Bild)以综合纯粹直观和纯粹思维,此种具纯粹自发接受性的能力可以把我思实体之固态抽象义松解成动态活动式的状态性意义,亦即“生命的意义”,因而被海德格视为一种综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基源能力,并在后康德脉络的基础存有论发展中,在人的有限性处开启了无限性,此点可以尝试连结到牟宗三想要在康德思想上架构中国哲学式的无限心时所遭遇的问题。
讲稿下载 海德格的想像力诠释(林东鹏博士鹅湖讲稿)20191102
《牟宗三先生与中国哲学之重建》,蔡仁厚等著;李明辉主编,台北市:文津,1996年。
“判断、动机与行动: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