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开云·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建系于1910年,开展哲学教育则早在1902年四川大学经学门便已开展。自著名教育家任鸿隽及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张颐执掌四川大学后,哲学教育逐渐实现专业化与现代化。伴随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四川大学的校史演变,哲学系几经周折,于1959年终得以恢复重建,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七个哲学系之一
Summar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巨大胜利。因此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自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资本论》占据着当今时代真理、道义和文明的“制高点”又为作为时代文明表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支撑
李少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首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并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协海淀区第七、八届委员,北京大学教代会代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副科长,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红河干部学校文化课教研室主任
引言人:梁奋程(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后) 讲 者:林东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 地 点:鹅湖人文书院(新北市中和区中正路797号三楼之二) 本文尝试从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一书分析他如何借由反思海德格之康德诠释而带入其关怀:关于中国哲学中“智的直觉”之问题。牟宗三极为赞同海德格把康德的知性主体活动解释为一种超越性统觉的“对象化”活动,也批判了康德把人的认知活动只囿于有限的表象性认知,牟认为在中国哲学中承认了人可有无限的认知活动,可达神知,神心。而海德格诠释现象学的康德理解中,对于想像力问题的讨论正可在康德哲学与牟氏中国哲学之间的搭起一座连系性的诠释桥梁,原因在于他所诠释的想像力涉及到一种先验的自我形构能力,即以图式化综合了纯粹直观和纯粹知性,是一种存有论综合,因而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类无限心
追求理念作为有效探究人类的存在,现实的本质,人的知识和道德的含义。这个程序是谁想要转学到四年制大学或有志于哲学的问题和方法来确定自己的答案哲学专业。 理念是积极的,批判性和反思探究人类的存在,现实中,人类的知识和其理由的性质的意义,以及对人类行为可以接受的理由的追求
龚力军 1957年7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三级)。1980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任宁夏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宁夏统战学会理事;宁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会员
一直喜欢哲学,甚至以前还妄想去读哲学。 有好友在德国,哲学之乡,就读了哲学硕士,令我羡慕得不得了。一次,在网上与她聊天,后来争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