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
“重新发电”是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形成和上海双年展的迁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建息息相关,它天然地对应着对原南市发电厂、世博会“城市未来馆”的改造和重启。它充分调动了城市的记忆和世博的资源,扣准了中国工业摇篮的命脉,承载了当代资源变革的使命,形象地表达了上海双年展和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思想策源地、能量发动机的意义
一首诗、一阙词,可以勾动一段遥远的记忆,画家厐均在诗词和油彩的双重媒材里,企图塑造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性感觉。 厐均诗情油画展目前在台北锦绣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出的作品,每一幅均以一首古诗词相应和。 厐均表示,早年屡次携带近廿公斤的画材,上下火车、搭马车或牛车,踏遍青山,数十年写生数千幅,除流失与销毁的,尚留存百余幅素材,“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的大江南北,春夏秋冬,是千千万万不灭的灵感”
中国文论以其言说的具象性、直觉性和整体性,表现出鲜明的诗性特质。本书是“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该书从原始时代的诗性智慧、轴心期的诗性空间、儒道的诗性精神以及汉语言的诗性生成之中,探求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源与文字之根,并在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两大层面,阐释中国诗性文论的特征、成因及理论价值。该书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使用
马上周末了,又有一个新展可以看了:浙江美术馆近日亮相的“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 展览主要围绕“大运河”这一核心文化意象为主题,是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展的“东方智慧”品牌系列项目之一。 走进展厅,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场面太酷炫!很多专门赶来先睹为快的观众纷纷感慨,“这绝对是又一个爆款网红展览”
城际内湖杯2014金鸡湖帆船邀请赛再度来袭!11月8日开幕式,11月9日晚就将携手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打造苏州年度最Top的慈善社交平台——绿野仙踪慈善晚宴。森林系风格的现场布置美轮美奂,来自海内外的珍贵拍品也颇具看点。其中,来自当代著名抽象艺术家李磊捐赠的油画作品《曼舞的轨迹》让人眼前一亮,同一系列的另一幅作品不久前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先生收藏
我校被评为“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 近日,在全市开展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评选活动中,我校经过学校申报、区县遴选、专家审核,最终被评为“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 近年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唐诗宋词赏读》等校本教材;积极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艺术节、京剧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各类特色活动;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学生社团,诗歌社、朗诵社、文学社等,组织原创诗歌作品大赛、中秋诗会、走进名著经典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诗性教育”之路。 学校将充分发挥示范校典型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厚植中华优秀文化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淘气、愉快的立体故事书,令亲子们爱不释手!翻开来,每一页怦然跃出、展开的画面,带读者随着淋雨而感冒的机器人驾车在路上飞驰,看看巧手的医生将吱嘎作响的齿轮固定好,松脱的螺丝也旋紧,机器人经过一番治疗,完好如新,而且更加强壮了! 细致、做工精细的纸雕、搭配鲜艳饱和的色彩,这是法国备受注目和喜爱、具指标性地位的绢印和纸艺大师:菲利普UG(Philippe UG)为孩子所设计、创作的惊喜。让纯真的孩子们在阅读可爱的故事中,不仅受到视觉和美感的陶冶,亦能感受文字如同轻快歌曲般的趣味与节奏! “菲利普UG的作品让各年龄层的读者们都能自在潜游其中,画面的各个不同角度,就像一首美丽的诗。”——法国.国家图书馆《儿童图书杂志》 菲利普UG(Philippe UG),法国纸艺大师、画家
塔可夫斯基之子亲自编导,由导演父亲塔可夫斯基 的珍贵自述贯穿全片,并以诗人祖父阿尔谢尼的诗 作相互呼应,娓娓道出电影诗人面对艺术及生命的 哲思与信念。片中更罕见地透露塔可夫斯基对部分 作品的诠释,为其如梦的影像世界留下注解。 以七部长片、一部短片的创作历程为经,对电影艺 术的思索及追求为纬,八段章节串起塔可夫斯基的 艺术创作与成长经历,在个人生命的生灭之间,镜 头下流动的诗性与灵性如祷词般信仰坚定、永恒不 坠
李建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东吴讲堂) 10月3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李建军应邀来校,做客第76期“东吴讲堂”,为师生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主题讲演。本期讲堂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庆福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李建军研究员的讲演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行为出发,阐述和分析她的作品内容和精神气质,从而探究她文学精神上的俄罗斯气质和俄罗斯特点
今天,关于深濑昌久的《乌鸦》,大概拥有无数种解读文本。但我们认为最好的解读方式,依然是观看。 1975年,深濑昌久从东京坐火车回北海道老家,透过车窗,他开始拍摄沿途所见的乌鸦——这成为他后来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