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
马新颖,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外国哲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汤凌云,汉族,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古代文论。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学位,2019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史、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入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获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精编本)¥19.80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
根据《铜仁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铜人领发〔2021〕1号)《铜仁学院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简章》《铜仁学院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简章的补充公告》精神,经过面试(含专业测试)、体检和综合考察,现将拟聘用人员1人进行公示。拟聘用人员名单: 张砾(曾用名张丽),女,汉族,重庆梁平县人,1973年11月出生于贵州万山,博士研究生。1993年9月到1997年7月就读于贵州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
李少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首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并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协海淀区第七、八届委员,北京大学教代会代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副科长,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红河干部学校文化课教研室主任
赵金刚,男,河南安阳人,1985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绥棱县。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2009年获哲学学士并直接攻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朱子的历史观》,论文导师为陈来教授。2014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李存山教授
【概要描述】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199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至光明日报工作至今。 社会职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际儒联理事、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兼职教授等
【概要描述】张岂之教授,1927年11月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1950年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哲学硕士研究生,1952年毕业。现任中国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岂之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和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或自著的著作有:《中国思想学术史编年》(6卷)、Ⅸ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中国历史》(6卷)、 《中华人文精神》等,并在各类报刊发表有百余篇学术论文
简 介: 万俊人,男,1958年生,湖南岳阳人,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报告地点:综合实验楼报告厅(418室) 王治河,山东人。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