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校史馆是一个学校精神理想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史馆记录的是学校办学历史。因此,校史馆在布展设计之前,我们要深挖学校的历史文化以及办学特色,通过校风校训、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凸显学校精神。 其次,要注意有特色内容,校史馆内除了常规的学校历史、学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期望外,还要有学校的学科特色,一般建设校史馆的学校都具有较悠久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校史馆建设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治学理念
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传承百廿校史,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推进“大美华师”建设,为120周年校庆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学校开展了第二届“我和我的学校”原创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师生校友报送的参赛作品300余件。在离退休工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团委、美术学院等单位的协助下,经个人投稿、单位初选和专家评审,在报送的300余件作品中,共遴选出获奖作品43件
时光流转三十年桃李满天竞风流。 今年,郑州市第四十二中学迎来建校30华诞,拟定于2018年9月22日,举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论坛:立德树人办高质量有未来的教育暨建校3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汇演”。谨此,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弦歌不辍,起凤腾龙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学期,出发吧!”2月22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春季学期以游园的形式开展“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聚焦“爱党爱国爱校、矢志不渝奋斗”主题,辅导员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参观和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板、学院校史馆、学院粮食文创园、学院粮食文化长廊、工贸“十景”等,开启振奋精神、启智润心的沉浸式“大思政课”,激励同学们在游览中感悟爱国情怀、追忆校史、感受学院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共鸣、与时代同频,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刻领会“明德敏行 技高志远”校训的深刻内涵,在新学期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不负时代重托,勇担复兴大任,让“工贸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薪火相传。(文/陶欣桐)
教务考评党支部组织参观《于“红流”中——上海大学校史图片展》 为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务处考评办党支部于6月23日中午到校本部图书馆二楼展厅参观档案馆举办的《于“红流”中——上海大学校史图片展》,深入学习老上海大学精神,重温老上海大学 “红色文化”。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观看了图文并茂的展览资料,展览分为“应时而生”、“名师荟萃”、“人才养成”、“时代并肩”、“几易校址”、“英烈谱”等六个部分,从成立背景、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对老上海大学办学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展示,以纪念这段光辉的革命岁月,告慰那些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殉难的英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四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以史明志、坚守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进一步加强大学学问建设,着力深化我校“延安根 军工魂 国防情 北理梦”的精神学问内涵。2016年初,北京理工大学启动建设校史馆(新馆)建设论证,6月28日学校常委会正式讨论通过校史馆(新馆)建设方案
为提升国民海洋意识,普及海洋文化知识,促进档案文博育人,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诚邀海内外朋友、社会各界博爱海洋、情系教育、播种未来,以注资教育基金或捐赠有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的实物藏品形式,关心和支持上海海洋大学档案与文博事业发展。 以自愿为主,不限形式,不限金额,资金或实物均可,捐赠以个人名义或单位名义均可。 常年接受捐赠,用于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包括校史宣传或展示、档案文化传播、海洋文博育人、海洋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档案与文博育人活动
开云·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建系于1910年,开展哲学教育则早在1902年四川大学经学门便已开展。自著名教育家任鸿隽及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张颐执掌四川大学后,哲学教育逐渐实现专业化与现代化。伴随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四川大学的校史演变,哲学系几经周折,于1959年终得以恢复重建,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七个哲学系之一
国立台南大学与姐妹校华侨大学积极落实实质学术交流,华侨大学朱琦环副校长特于5月22日带领音乐舞蹈学院的师长再次参访南大,研商两校音乐艺术合作的可行性。此外,华侨大学朱副校长也邀请南大黄秀霜校长及李健兴研发长能够赴华侨大学参访。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周进华先生也同时率队参访南大,希望能为基金会增添音乐气息
1939年,为促进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和保证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春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 1946年1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辗转华北办学。 1946年4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北方大学工学院在晋冀鲁边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