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争
<正>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不仅都有价格而且都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已经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但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却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分歧和论争。可以说从亚当·斯密以来这种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摘要: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的政策极力使日本尽快成为与欧美并列的文明强国.日本理论家也推动了日本近代文明的发展从明治维新开始以《明六杂志》《文明论概略》为开端日本近代道德论兴起关于道德的论争不断进行形成了国学派(或称为皇学派)、汉学派、西洋派等派别各学派的“道德论争”体现了“西化”与“传统”的冲突其结果是在“富国强兵”的终极价值观上达成妥协形成了明治四十年代的国民道德运动.日本近代的“公德”思想与“国民道德”都服务于日本近代的终极价值目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治时期“公德”一度成为理论界热议的话题推动了明治后期、大正时期全民“公德”水平的快速提升.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京ICP4631453
直播吧10月13日讯 日前利物浦主帅克洛普与球队名宿哈曼迸发论争,哈曼周三在德国天空的节目中回应了克洛普对他的观点,并坚持这位赤军主帅或许有下课危机的结论 直播吧10月13日讯 日前利物浦主帅克洛普与球队名宿哈曼迸发论争,哈曼周三在德国天空的节目中回应了克洛普对他的观点,并坚持这位赤军主帅或许有下课危机的结论。针对哈曼此前对利物浦现阶段战绩欠安和队内气氛的批判,克洛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明,哈曼的讲话不配被引证来向他进行发问。关于克洛普这样的反响,哈曼表明:“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现实:利物浦现在很有问题,这是清楚明了的
在本世纪第一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前后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危机可能性、危机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危机原因和应对危机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激烈争论。这场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沉重打击使国家干预主义在理论和政策上占据上风。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副作用的逐渐显现新自由主义仍然有可能重新抬头
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研究中,学界往往侧重于特定主体、特定阶级、特定路径的宏观研究,对不同群体之间围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互动过程研究较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呈现为纯粹的接受史。实际上,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久,近代中国人就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运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自己的政治活动服务,这也导致了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主体间就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展开激烈交锋。本文主要研究清末民初关于社会主义的两场影响较大的论争——《民报》和《新民丛报》之争、中国社会党与其反对者之争,考察其背景、过程、内容,比较这两次论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新修订的《商标法》,作出了一项正本清源的规定,厘清了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 与其说是厘清,不如说是扫盲。“驰名商标”概念风行多年,在公众心里形成了一种认知,就是从字面理解它,无非是著名、知名之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人们之所以把这一矛盾的难题解析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其缘由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 abstract = "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傅立叶(1772-1837),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与圣西门、欧文并称为19世纪上半叶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在他的学说中不但贯穿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而且还包藏着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
“抽象化”是后殖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间论争的关键。多数后殖民理论家认为资本的抽象化虽将具体劳动与物件转化为跨界流动的抽象交换价值,其普世形式却无法渗透殖民地底层的文化差异。马派论者则认为所谓的殖民地差异往往是资本在全球流动伴随生产的形式
在本世纪第一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前后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危机可能性、危机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危机原因和应对危机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激烈争论。这场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沉重打击使国家干预主义在理论和政策上占据上风。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副作用的逐渐显现新自由主义仍然有可能重新抬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