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
实践中应当注意物权优先效力规则的适用问题。首先一般情况下物权优先于债权。例如在一物二卖的情况下一物之上同时存在所有权和债权已经登记的买受人取得了所有权则即使债权人的债权发生在先也不能就该标的物主张权利
按“按民法第1164条所定之遗产分割,系以遗产为一体,整个的为分割,而非以遗产中个个财产之分割为对象,亦即遗产分割之目的在遗产公同共有关系全部之废止,而非个个财产公同共有关系之消灭,故应以全部遗产为分割,惟如符合民法第828条、第829条规定时,经全体公同共有人同意,仍可仅就特定财产为分割(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中册,修订四版,页43注51;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2837号裁判意旨参照)。”为法务部上开号函所明释,本案被继承人杨○○君遗有多笔不动产,倘符合民法第828条、第829条规定,继承人得检附全体继承人同意之分割协议书而就部分遗产申办分割继承登记。 34人线上 (30人在浏览互动讨论区)
依据合同法和专利法等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2、本许可证合同的授权性质_________。 (注:许可证合同的授权性质,即在合同中明确授权性质是独占实施许可,排它实施许可,普通实施许可;对于产品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可以采取生产许可,使用许可或销售许可等形式
8月17日,托管大头羊二矿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开展为期两天的民法典学习活动。学习中,大家认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7篇中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内容,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句和举例,为职工说明和讲解法典当中,涉及职工生活中遇到的权利、财产、民事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活动要求,一是要强化学习,将民法典纳入“七五”普法宣传学习内容中,各支部要通过每周一、四学习会组织员工学习,全面了解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时代意义、基本原则、体例与法律效力等内容,做到学懂学透、入脑入心
当下,“分期付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了,随着一代80后和90后消费习惯的改变,那些当前支付能力较差,但有超前消费需求的年轻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个自己想要的事物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大到房产车辆,小到一部手机,都可以在网上轻轻松松的分期购买,拿最少的钱提前享受到商品的使用。京东的“打白条”服务,支付宝的“花呗分期”,苏宁的“任性付”等等,越来越多的贷款平台应运而生,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们动一动手指,戳一戳屏幕,一单又一单的支付成功,一笔又一笔的分期债务,正所谓“一入分期深似海,从此工资是路人
[内容摘要] 《合同法》将缔约过失责任界定于“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并作“合同成立之前”的理解,本文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对其作适度扩大解释,灵活运用于合同的订立阶段、未生效阶段、履行阶段、变更阶段、转让阶段、解除阶段,同时,本文对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界限进行了探求。 缔约过失责任,又称先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所承担的责任
海门太平洋在线公路分中心积极参加民法典专题讲座(图) 日前,海门太平洋在线公路分中心参加了南通市太平洋在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的民法典专题讲座,通过视频讲座,了解了民法典编纂历程、鲜明特色及其重大意义。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本网讯 土地储备部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一)《民法典》1260个条文中,“原文保留”现行法律规定的有457个条文,占比36.3%。从保留比例来看,《民法总则》由于立法时间较近,绝大多数条文得以原文保留,《物权法》有近半数条文得以原文保留,《合同法》及《侵权责任法》约有四分之一条文得以原文保留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