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
一九八八及八九年,创古仁波切接受美国那洛巴佛学院的邀请
一九八八及八九年,创古仁波切接受美国那洛巴佛学院的邀请,针对莲华戒菩萨所造的《中观学派修道次第论》上卷及中卷做了系列的弘法开示。仁波切以清晰的言词、简单的比喻,将修行次第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从慈悲心、菩提心的启动,到空性的见道过程,以及透过修行六波罗蜜,逐次登十地菩萨的次第,最后成就佛果。他不但融入各学派的见解,同时还有个人修持的经验;不论是初学者还是修行多年的行者,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隋朝581年-618年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五蕴变化作用,色蕴起了会有感受,之后就会去“想”
五蕴变化作用,色蕴起了会有感受,之后就会去“想”。没有学佛修行的人,色蕴一起,有了感受,紧接着依自我意识、自我想法立刻采取行动,中间没有间隔,所感受所想的是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完全没有调整的空间。 所谓修行,即是在想、行中间建立间隔,运用止观的方法,改变原有的想转变为“非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