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
澳师新闻网9月8日电(记者 朱守丽)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琼府〔2020〕42号),澳门太阳集团2007登录注册数统学院王玮明教授为第二完成人、蔡永丽博士、史红波教授分别为第四、第五完成人,澳门太阳集团2007登录注册为第二完成单位的项目“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控制及疾病防控研究”喜获2019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澳师在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方面的新斩获。 该项目由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澳门太阳集团2007登录注册和海南师范大学共同完成,系统开展了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控制及疾病防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制定病虫害防治、传染病防控的最优策略以及调控种群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发〔 2009〕2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共四个奖种。 已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拟申请由教育部推荐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简称直报项目)可按有关要求直接推荐参加教育部遴选
舒良树 南京大学地质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在华南新元古代板块构造和韧性剪切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华南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环境和陆内造山机制上提出新见解,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背景以及晚中生代盆-山构造上取得创新认识。先后主持10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1项、面上9项)和4项博士点基金项目,主持2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课题和2项973项目的课题,主持20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7年度好新闻评选结果于日前公布。江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2017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组织、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委会评审,评选结果也于近日揭晓。我校师生共获得全国高校好新闻三等奖2项,全省高校好新闻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评定标准:农业科学副研究员须熟练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较深,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提出可行研究课题;承担完成或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科研工作中较关键性技术问题或较重大疑难问题,并取得较大突破或较重大科研成果,或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取得显著效益,出版或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论文;有培养和指导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的能力。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爱岗敬业,遵守法律、法规,有献身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和为科技兴农多作贡献的崇高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
12月15日,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的“复旦-中植奖学金”颁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卢煜明开创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 当天,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们和青年创新人才齐聚一堂,共论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
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等省领导向浙江省科技大奖获得者和一等奖获奖代表颁奖。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和部分获奖成果完成人参加大会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4日在济南召开,对为山东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表彰和重金奖励。 4月4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举行,共授予195项成果(个人)省科学技术奖。我市66项成果获奖,占全省的33.8%,其中最高奖1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17项,获奖项目中企业主持完成17项,较去年增长89%
9月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创设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结果颁布。经过提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评出30位“第三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其中10位获“金奖”、20位获“优秀奖”。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获得金奖
评定标准:农业科学副研究员须熟练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较深,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提出可行研究课题;承担完成或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科研工作中较关键性技术问题或较重大疑难问题,并取得较大突破或较重大科研成果,或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取得显著效益,出版或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论文;有培养和指导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的能力。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爱岗敬业,遵守法律、法规,有献身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和为科技兴农多作贡献的崇高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