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奖
7月17日,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首次颁出科技大奖,获奖者分别为李兰娟(个人)和张建锋团队。科技大奖是浙江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我省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个人、团队,每年授予数量不超过2项。科技大奖每个奖金达300万元
卢荡,博士后,教授,博导,吉林省高级专家。2003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至2009年6在通用汽车公司北美研发中心做访问研究,现任吉林大学雷竞技网站力学研究室负责人,主要从事非线性雷竞技网站动力学理论、试验及应用研究,与郭孔辉院士共同提出了UniTire雷竞技网站动力学模型,主持建成国内唯一的雷竞技网站动力学研究基地。 1、雷竞技网站-路面复杂耦合力学特性的测试技术及应用,成果获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本人为第1完成人
为做好202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政策研究奖、学术著作奖、中青年创新人才及优秀管理人才奖和岐黄国际奖等子奖项通知另发),具体要求详见附件通知: 推荐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主要论文论著应当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公开发表,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应当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国家或省部级计划立项的项目以验收结题的时间为准)。科普作品(暂只评科普著作)应是2000年以后(含2000年)公开出版发行两年以上的作品。 特别说明:(1)推荐项目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并责成项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公示(至少7天);(2)确定推荐项目后省中医药学院会向申报人发送身份验证码,填写材料
赵大传,男,山东费县人,1963年4月生,工学硕士。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教学和研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1984年-1987年在山东省临沂一中工作;1990年至今在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97年评为副教授
2022年6月8日,太阳2注册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超导”)迎来了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二期生产车间正式启动。该车间设在联创光电科技园区内,预计三个月内完成产线安装,产能可达50到80台。同时公司在和多个地方政府洽谈超导第三期产业园及产业集群的落地事宜
学校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发展目标,把项目和论**在河西大地上,在讲好、写好、演好、画好河西上下功夫,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的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致力于研究、凝练和形成“河西成果、河西风格、河西气派、河西精神”。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服务与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甘肃省财政厅、教育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先后修订并颁布实施管理14项。 《河西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管理办法》院办发[2015]5号;《河西学院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的若干办法》(院办发[2015]6号);《河西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院办发[2015]25号;《河西学院科研平台考核管理办法》(院办发[2016]7号);《河西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6号;《河西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立项配套资助比例调整补充规定》院办发[2017]6号;《河西学院强化学风建设和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试行)》院办发[2017]9号;《河西学院科研平台设立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45号);《河西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51号);《河西学院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51号;《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30号);《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30号);《河西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42号);《河西学院科研业绩认定考核及津贴发放办法》(院办字(2018)49号)
6月10日,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大会公布并表彰了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司4项成果荣获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其中,获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公司牵头完成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动力与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公司中国高端制造的“金名片”,有力支撑了国家“一带一路”等倡议的实施,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89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网络路由器,并推动了产业化。率先开展主动服务和透明计算研究,提出了时空扩展冯诺依曼结构、把信息存储、运算和管理分开的透明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成功了基于该理论的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云化、并在指令层次通过分页式流(Block streaming)方式、从服务器上把云化的指令调度到异构终端上执行的网络计算新范式和产品,获广泛应用
依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提名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成果,通过形式审查、初评函评、初评会评和终评会评等环节,经过为期10天的公示,经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批准,决定授予60项成果为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现将结果予以公告。 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杰出贡献奖3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2项;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3项;优秀青年奖15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论文9篇、提名论文5篇。授奖名单详见附件
南通大学生物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生物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3年神经生物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成为南通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所属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为ESI排名前1%学科。依托本学科组建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16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