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
9月26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中国数学发展战略研讨会。10余位院士专家围绕数学国际发展前沿及应用趋势、推动我国数学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开展研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会议
亚信科技、清华大学荣获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 7月16日,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分别致辞,分享我国智能科学的发展历程,勉励后辈学人不畏登攀、实现科技自强。 亚信科技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研发的“5G网络智能化系统研发与产业规模化应用”,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亚信科技成为通信行业唯一获奖单位。亚信科技CTO、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代表团队领奖
依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提名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成果,通过形式审查、初评函评、初评会评和终评会评等环节,经过为期10天的公示,经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批准,决定授予60项成果为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现将结果予以公告。 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杰出贡献奖3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2项;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3项;优秀青年奖15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论文9篇、提名论文5篇。授奖名单详见附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黄旭华院士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1940届数学系校友吴文俊院士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 8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名单。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领衔的科技成果,分别获得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各个奖项,奖金100万元
依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提名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成果,通过形式审查、初评函评、初评会评和终评会评等环节,经过为期10天的公示,经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批准,决定授予60项成果为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现将结果予以公告。 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杰出贡献奖3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2项;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3项;优秀青年奖15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论文9篇、提名论文5篇。授奖名单详见附件
方勇纯,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今,任教于南开大学。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自动化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计算机视觉方向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近日在韩国首尔落幕。会议期间举办的视频描述竞赛(VATEX Captioning Challenge)结果也同时揭晓。中科院自动化所视频内容安全团队和人民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团队在中英文描述两个赛道均获冠军
现任西北大学数学系主任。2011年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当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邀请报告,现任(中国)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数学史学会执委会委员,国际HPM学会(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会)指导委员会委员。 以Galois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创立和发展为例,提出一种重读经典数学史的方法,借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应该是经历了从“发现”(李钱范式)到“复原”(吴文俊范式)的范式扩张,重读现代数学史的这种方式,或许可以进一步扩张数学史的研究范式
若手机网页无法播放请选择电脑端播放视频! 吴文俊院士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研究中吴文俊发现,中国古代数学独立于古希腊数学和作为其延续的西方数学,有着其自身发展的清晰主线,其发展过程、思考方法和表达风格亦与西方数学迥然不同。他说,通常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学,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中国古代在几何学上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