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
9月26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中国数学发展战略研讨会。10余位院士专家围绕数学国际发展前沿及应用趋势、推动我国数学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开展研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会议
余乐安,男,1976年2月出生,管理学博士,现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商务智能、知识工程、经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的研究
什么是理学:理学是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报告人:林亚南教授(厦门大学 国家教学名师) 报告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交流如何讲授课程,从课程、教材、学生、教法、教研等角度介绍思考与实践。作为课程负责人,从网站资源建设、教材建设、组织教研交流等方面介绍如何带领课程组进行课程建设。 林亚南,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厦门大学"陈景润数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林亚南,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厦门大学“陈景润数学特聘教授”,获教育部第四届“教学名师奖”。《数学研究》《数学文化》编委。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报告人:林亚南教授(厦门大学 国家教学名师) 报告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交流如何讲授课程,从课程、教材、学生、教法、教研等角度介绍思考与实践。作为课程负责人,从网站资源建设、教材建设、组织教研交流等方面介绍如何带领课程组进行课程建设。 林亚南,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厦门大学"陈景润数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元,1930年生于浙江兰溪县,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华罗庚指导下研究数论。从1956年起,王元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取得若干卓越成果,相继证明了(3,4),(3,3)及(2,3),后来,他得到了“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之积与一个不超过3个素数之积的和”的结论。1982年,他和陈景润、潘承洞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今天早上刚穿好衣服,某女人还懒洋洋靠在床头不愿起来,她若有所思地呆了半晌,忽然很严肃的问我:“小弟弟起立的时候会增加体重么?” 我顿时被问倒了,这这这真是一个不得了的科学难题啊!众所周知,灵魂的重量是微不足道的7克,但这个……Google 一下,仍然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看来攻克科学难关攀上学术高峰还有待生理学界的陈景润出现啊。 不过以俺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理论来推断,小弟弟起立是不会增加体重的。因为小弟弟只有在充血的时候才会起立,男人不像女人那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这些血都是从身体的其他部分支援过来的
陈景润一生都在学数学,将近半岁就结婚了。现在他唯一的儿子呢? 提到哥德巴赫猜想,就不得不提到数学家陈景润。作为解决了世界三大难题的数学家,陈景润的科研成果一经发表,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震动,后来这些科研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本报讯(通讯员周奉超)5月21日,在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67周年的纪念仪式上,陈景润院士纪念碑在京正式落成。 笔者在现场看到,陈景润院士的墓地及纪念碑坐落在北京门头沟万佛华侨陵园的苍松翠柏之中。为了展示和永远纪念陈景润院士在哥德巴赫猜想中率先得出“1+2”的辉煌成果,纪念碑采用了独特的1+2式组合设计,“1”是由汉白玉制作的竖形石碑,“2”则是按其数字造型建成的花岗岩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