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再生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神经外科四病区副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师从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院士攻读博士研究生
王丽霞,女,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地区神经病学术交流协会委员。198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从事神经内科临床专业至今
南通大学生物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生物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3年神经生物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成为南通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所属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为ESI排名前1%学科。依托本学科组建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16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误区1、脸上打针可治愈面肌痉挛,而且保守治疗没有副作用。 面部注射肉毒素可以阻断面神经末梢对面部肌肉的传导,是一种保守的外周治疗方法,如果注射位置准确,缓解时间在3到6个月,若注射部位和剂量不准确,可出现痉挛无法缓解,甚至出现长期的面瘫。 扎针的主要方法是行面神经外周分支的毁损,阻止其诱发痉挛
本着体现教育改革成果、明确教材定位、注意博采众长、强调整体优化、适应七年制学生特点的总体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高级医学通材的目标指引下,编者总结和吸收了国内人体解剖学多年的教学经验,调整和删减了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以及临床各学科相重复的内容,适度增加了中国人的体质调查数据和近年来解剖科学进展的新理论和新概念。全书在重点阐述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引入了生物力学、器官移植、周围神经再生、组织工程学、神经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新进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适当增加了人体解剖学英文词汇量,并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为准,书末增加了七年制《系统解剖学》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转及保护机制的探讨。 上述各项的研究将使我们对于特定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进而达到诊断及预防的目的,例如:阿兹海默症、汉丁顿舞蹈症、自闭症及中风等。我们也会对神经滋养因子和干细胞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现任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 长期从事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发明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发明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
致力于海外(日本)高端医疗的服务 |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高端健康管理服务 400-852-0285 日本干细胞:脑出血引起的后遗症,怎么治疗?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简单的理解就是脑子里面出血了。脑出血虽然可因外伤引起,但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中,一般指的是非外伤性的,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脑出血后遗症,是指脑出血后所留的后遗症
经常可以听见长辈这样叮嘱后辈。确实,脑部神经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十分有限。1 但是,并非所有神经细胞受损后都无法逆转! 在以下三个动物研究中,发现了“维他命B12” 与促进修补神经有密切的关系! 补充维他命B12 和维他命B杂有助于加速神经再生3 补充维他命B杂可以高周边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
罗硕,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师从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Robert H. Horvitz 教授从事神经再生研究,现为UCSF 研究科学家从事神经退化疾病研究。因思考死亡的本质而关注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的研究,同时因母亲以诵经、念佛治愈西医无法治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开始接触佛法,从佛教传统对于死亡过程异乎寻常的详细描述中了悟到死亡也可以意味着全新的开始。 每个生命体从出生开始就必然面对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