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
2015/7-至今,云南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稻作遗传改良工作,如发掘、定位野生稻、栽培稻种间、种内杂种不育基因、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并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003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及其育性遗传研究”,排名第4; 2005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分子定位研究”,排名第3; 2013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规范化陆稻新品种与玉米间作技术研究与示范“,排名第7 2019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陆稻种间亚种间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应用”,排名第7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二届管理科学奖申报阶段的工作顺利结束,近日开始评审工作。各申报单位对参加管理科学奖评选都十分重视,提供的材料比较丰富,因此评审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较长时间。为了保证评审质量,预计评审阶段结束的日期比计划日期后延,颁奖日期亦相应顺延
近日,亚洲科学家杂志(Asian Scientist Magazine)评选出2019年度亚洲百位杰出科学家,我国李家洋院士以及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等来自中国大陆的13位科学家入选。 自2016年以来,该杂志每年评选出年度亚洲杰出百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入选2019年度的百位科学家,其科研成果须在2018年获得国家或国际奖励;或者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在学术界或工业界担任领导职务
1.单位提名:教育部、吉林省政府、经科技部认定的具有提名资格的全国学会、行业协会(联合会)以及其他组织机构。 2.专家提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一等奖及以上) 1.单位提名:教育部于每年3月末开始提名,吉林省科技厅于每年11月初开始提名。 2.专家提名:每年11月初开始提名
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 男,1970年4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向平,男,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进行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世纪辉煌—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展》科普展览,将于2000年12月16日至2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协主办。 2001年是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诺贝尔科学奖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具有崇高威望和广泛影响力。为了让公众了解诺贝尔科学奖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感受和学习科学家在探索、发现及创新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风范,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该展览设有“诺贝尔与诺贝尔奖”、“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总览”、“启示”、“寄语”等5个部分
为了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使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军人物不断涌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17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按照《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选办法》开展工作,共收到82份申请材料,经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管理办公室的资格审查,共有82位申请人推荐材料符合“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申报条件。其中成就奖申请者共16人;临床医学奖申请者共11人;产业化奖申请者共7人;创新奖申请者共48人
8月21日上午10时至10时30分,2022未来科学大奖将揭晓获奖者名单。该奖项有“中国诺奖”美誉,是我国内地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发起设立的民间科学奖。 什么是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依托未来论坛于2016年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