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
让他感觉到——我们与他是一伙的, 如此当我们在写一些很愚蠢的东西时, 他们也可以来给我们点个赞,分享一下。 它浪费了我们的觉性、禅定与智慧,损失啊! 因此,我们的美德就会不断地流逝。 “休息都不可以,修行人必须要很郁闷”, 那不对,那就契入到另一个极端了
内容简介: 本书系2010年重磅好书《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姊妹篇,由《沉浮与枯荣》整理者陈夏红依据对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四易其稿而成。 两书相比,《沉浮与枯荣》重在“述”江平的人生经历,而《出没风波里》则重在“评”江平的认识与追求。倘若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出没风波里》更能全面地给读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时代”的轨迹,向读者展示江平“出没风波里”的一生
造福多,那也得检视是何种层次的功德—— 但有更大的功德,即是—— 如同我们的事业一般, 我们的“念”及智慧仅有那么多, 我们的“念”及智慧高,能力高, 即是生起正见(sammadiṭṭhi), 修习毗婆舍那业处(vipassanā kammaṭṭhāna), 那是最上的功德,而且是善法。 比如:协助各种真正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功德。 因为那些根器较钝者依然期待那样的祝福
�x上博�《孔子��》札� 1989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孝感地区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在云梦城郊龙岗发掘了九座古墓,其中六号墓出土了一批简牍,这批简牍后来被称为“龙岗秦简”。发掘简报刊载于《江汉考古》1990年3期,随后在1994年12月出版的《考古学集刊》第8辑上又公布了龙岗秦简的全部资料。1997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刘信芳、梁柱编著的《云梦龙岗秦简》一书,对龙岗秦简进行了全面的考释和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又分为脂批抄本系统与刻印本系统,其中脂批抄本系统因其更接近作品原貌,更受人重视。 《红楼梦(脂砚斋全评本)》以甲戌、庚辰等出现年代较早的抄本为底本,以其他脂本为参校本,汇集了十余种脂本中的全部脂砚斋评语
MBTI是一种心理测试工具,旨在确定个人的人格类型。其中,ISFJ型属于有组织、有责任感、善良且关注细节的人群。这种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许多职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工作方向
每一颗心,必然有某一种感受(生起), 因此,“观感受”全然可持续不断地修习, 从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译成泰文, 我们及时地知道,它就会灭去, 持续不断地看下去,接下来心就会做总结。 快乐生起,看的瞬间,就灭去了, 痛苦生起,看一会儿,就灭去了, 不苦不乐只是临时地存在,也会消失, 在能如此界定时,便已开始开发智慧, 快乐生了就灭、痛苦生了就灭、 此乃针对“身体方面的感受”而言, 挣扎着想让心宁静、安住,那可不容易了。 “苦”与“觉知苦的心”也是同步生起, 他们是同步生起的,一直都是同步进行的
这是最核心的两项,尤其是“跑去想”。 最后,心就会安住, 舍利弗尊者修习“受念处”而抵达终点; 阿那律尊者修习“心念处”而抵达终点; 我们的佛陀修习“法念处”而抵达终点。 因此,有实例为证,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与这样的父母在一起,有这样的朋友, 就将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好、义务做到最好, 那曾经发生的问题,其实让自己成长了, 让自己更加能够如其本来面目地了解这个世间。 原来所有的一切并不像我们自己想的那样, 所有的一切都是随顺因缘的。 由于周围的环境、一些因缘条件、果报, 遇到问题就去(与烦恼习气)战斗, 知道未来的生命,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 且能够自信了,很坚信, (自己)再也不会因为遭遇到苦而伤心, 它们就在我们的眼前演示生灭给我们看
修行的方法,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有眼睛就去看,有耳朵就去听, 有鼻子就去闻,有舌头就去尝, 有身体就去接触,冷热、硬软之类的, 任何东西接触,我们都知道。 有心,就必然会去想、演绎、造作, 我们阻止心去想,那是阻止不了的。 心有职责去想、去演绎、去造作, 眼睛看到画面,心有快乐,及时地知道, 眼睛看到画面,心有痛苦,及时地知道, 眼睛看到画面,善法生起了,及时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