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
【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
佛法说世间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识所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因果循环的变化,在这因果的变化中,每个人彼此相互环扣成生命的锁链,在业力的环扣下,我们彼此纠结;在愿力的环扣下,我们则能成就佛道。 这取决于我们用什么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以了知一切因缘变化的心来欣赏万有的因缘法,在一切处里呈现本自的清楚明白,就拥有了禅的视觉来观世界,这也是我们生命和平大学的精神。所谓的大学,也就是大大的学习,而佛法就是一种大大的学习,也就是对生命的学习与了解
1956年7月生,江苏南京人,汉族。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1977年3月至1980年3月 就读于南京大学外文系,1980年4月至1982年8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 年10月至1990年7月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1990年9月至1991年3月在德国卡塞尔大学交流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1991年3月至 1994年3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1994年4月至 1995年10月在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任副教授,1995年11月至1997年10月在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客座研究,1997年10月至 1998年3月在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任副教授,1998年4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博导,2002年1月至今在中山大学 哲学系任教授、博导
摘要:对《楞伽经》如来藏思想的系统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富,然目前之研究仍多只重于从“藏”而非“如来”的视角来解读。新近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开始转换视角。本文延续这一思路,从“如来”的角度解读《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认为其与“自觉圣智境界”有密切的关系
【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
请问:印顺导师之《唯识学探源》p.19:“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
无量寿经的内容是对空的多角度做出的解释,也是一部引导我们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佛学经典,而且无量寿经的思想也是对般若的智慧做出的解答,同时无量寿经还是般若智慧精华的集合体,如果我们领悟了无量寿经,就可以理解大部分佛学。 无量寿经的详细资料解释: 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无量寿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念诵楞伽经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减少遗憾,使我们的灾难和劫祸得到化解,也可以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罪业,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净和安宁,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魔障,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和安宁。那么楞伽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
简历: 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在大学任教多年,曾任教育部训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理咨询与教学研究三十余年,获颁教育部辅导工作优良贡献奖。安度难关:走出低迷的谷底登上亮丽的高峰 过好每一天:拒绝烦恼拥抱生活(新版) 唯识学是解析识的变化和修行步骤的佛教心理学
“有声读物”“2020-03-18”“看理想电台” 看理想(微信号:ikanlixiang)脱胎于著名文化品牌“理想国”,致力于拓展出版的边界,以视频、音频、社交媒体,乃至于物质制作的方式延伸“理想国”那“想象另一种可能”的理念,推动中国人文素养与生活美学的成熟。近年来,“看理想”陆续推出多档视频、音频节目,内容涉及文化、艺术、音乐等诸多方面,如《局部》《听说》《呼吸》《圆桌派》《一千零一夜》《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杨照史记百讲》《焦享乐》等等,在影响力和好评度方面,均为文化节目的标高 在瓜州的榆林窟里有一幅玄奘取经图,而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和瓜州的关系当然不只有这幅画。关于玄奘取经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很多了,本集我们重点来讲一讲这本《大唐西域记》,这份玄奘交给唐太宗的报告到底有什么价值?它除了是人们挖掘印度古史时唯一可依靠的记录之外,我们还能从中得到什么? 佛教强调的是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没有本质、都没有自性,这都是缘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