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
吴O林是嘉义监狱的一名受刑人,他因为夏天太热,未依规定穿囚服(只穿汗衫)因此被送违规房考核。后来他才发现,不只送违规房惩处,他的累进处遇分数也被影响。他因此向司改会申诉他的累进处遇分数被不当扣减
南投看守所林姓女受刑人获颁绘本比赛第一名的奖状,同日也获准假释,让她十分开心。 (记者陈凤丽摄) 南投看守所昨举办收容人中秋恳亲会,并颁奖表扬给参加收容人生命教育绘本创作赛第一名的林姓女受刑人,而她的父母不只到场分享该荣耀,且林女昨假释获准,亲子将一同返家团圆。 南投看守所昨日下午和今日上午分两梯次举行中秋恳亲会,昨日下午有廿名收容人与家人提前过中秋,有多名受刑人的儿女跟着家人前来,小朋友撒娇地坐在爸爸的腿上,时而拉拉父亲的耳朵,时而摸摸爸爸的头,气氛温馨
释字775号解释之一:累犯加重违宪吗? 刑法第47条第1项规定:受徒刑之执行完毕,或一部之执行而赦免后,五年以内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举个例来说,加重窃盗罪是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累犯的话,法官最高可以判到7年6个月,至于法定刑的下限6月,也会因为加重而调整
全台监狱自营产品之最!屏东监狱如何靠 50 元酱油,冲破 6 千万年营收? 200 多坪的厂区正进行繁复的手工酱油制程,白板上分别写了 71 槽原料发酵池的入池日,及半年后捞出来压榨成汁的时间。和一般酱油工厂不同的是,40 多名穿着制服的员工,忙碌的手上,不时现出雕龙绣凤的刺青。他们,是屏东监狱受刑人
“长荣有爱 音乐无界”- 全台矫正机关慈善音乐会(台东泰源技能训练所) “长荣有爱 音乐无界—全台矫正机关巡回音乐会”第五场于2012年9月26日由长荣交响乐团至台东泰源技能训练所演出,总统夫人周美青女士、法务部矫正署组长刘梅仙等人到场陪同受刑人聆听,希望收容同学在悠扬乐声中有所寄托,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音乐会开始之前由法务部矫正署组长刘梅仙致词,对基金会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热心推动多样品德教育工作,协助矫正机关推展人文教育,并至全台矫正机关举办巡回公益表演,表达诚挚的谢意,并给予收容同学殷切期许与勉励。为感谢基金会的演出,法务部矫正署刘组长梅仙及台东泰源技能训练所刘所长世添赠送感谢状,及象征崇高地位鲁凯族和排湾族的阴阳壶陶瓮予本会
2017年12月15日(星期五)与中正大学合办《2017年犯罪问题与对策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吴永达与助理研究员蔡宜家并发表“重刑化时代的我国假释意向-以美国联邦和瑞典制度理念比较为基础”论文。 我国假释制度在2005年修法后,学理上称该制度已进入重刑化时代,为能检视此种修法结果对假释制度执行面的影响,本文试以数据与文献交叉研究,并发现在假释审查委员会图求减缓长期刑流弊之时,仍难以借由假释审核解决平均刑期执行率无法下降、监狱人满为患,以及戒护教化等困境。就此,本文另外试以美国联邦与瑞典的释放制度作为我国假释政策之比较对象,结果发现,2国同样处在重刑化时代中删除假释制度或修法提高门槛的诉求,但在对受刑人施以机构内外更生机制程度的差别下,让象征受刑人出狱后社会适应程度的撤销狱后监督或再犯追踪数据,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并能进一步推知,对于一国受刑人释放制度而言,即使难能排解要求维护社会安全的加重刑罚声浪,但在健全更生制度的基准下,仍有机会使受刑人顺利回归社会并减少再犯的产生
桥头地检署对于修复式司法之推动不遗余力,检察长王俊力特别指示由主任观护人佘青桦前往高雄戒治所,对受刑人进行宣导,期盼能深植修复式司法理念,并期盼透过宣导,让曾经犯过错的受刑人深自思考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若有意愿可向桥头地检署提出申请,进行相关修复程序。 修复式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或译为修复式正义)是对于因犯罪行为受到最直接影响的人,即加害人、被害人、及其家属、和具有关联或共同利益的社区民众,提供各种谈论犯罪及说出自己感受的对话机会,以促进当事人关系的变化,并修复因犯罪所造成的伤害。换言之,修复式司法是犯罪行为的所有利害当事人聚在一起、共同处理犯罪后果及其未来意涵的过程(Tony Marshall1996)
台北监狱昨举办2016戒烟就赢比赛,参赛的受刑人在评审和医师的见证下现场验尿,并依照烟龄和戒烟时数选出首奖、次奖和二奖,共有14人受奖。 由法务部矫正署与董氏基金会等机构合办的戒烟就赢比赛,今年迈入第8届,长期担任戒烟宣导代言人的孙越叔叔,昨也到现场协助颁奖,并颁发由和硕集团提供6万6000元的奖金。 今年已86岁的孙越叔叔说,他过去吸烟达37年,虽然已戒了30年,但已经因为吸烟,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脏病,每天都得做呼吸治疗、拍痰,且要吃很多药
监狱是以限制身体行动自由为手段,进行教化与矫治,使受刑人改过迁善、能适应社会生活,然而由于更生后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不易,也导致再犯率升高,以美国为例再犯率就高达 55%,为了降低再犯率,全球各国监狱无不伤透脑筋,最近英国 DCMS 文化、传媒及体育部施行“Code4000”计划,打算在监狱里教受刑人程式开发,让他们拥有新的专长,帮助他们在出狱后找到新工作。 根据报导指出,这项 Code4000 计划将提供金额达 10万英镑(约新台币 407.7 万元),并选在 HMP Humber(Humber 监狱)和 HM Prison Holme House 两处监狱试办,而且想要学习程式开发的受刑人必须先经过严格审查。 就 BBC 新闻报导,这两所监狱教导的程式开发内容包括基础的 HTML、CSS 和 Javascript,也有进阶版的 Git、TDD、MVC、数据库,甚至还能成为 Full Stack developer 全端工程师
每一个受刑人身上背负着法律上的“标签”,然而背后的故事我们不曾了解过。 首先,很感谢 神让我和其他人有这机会可以参与监狱小组的事工,学习如何去关心周遭的人,真正把我们的信仰付诸实行。起初参与这个事工时其实什么都不太懂,虽然表面上来说我们在试着“帮助他们”,可是该做什么才是对他们最有帮助的事情?同时我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做这个事工?曾经我的心态是:因为他们比我弱势,所以我应该要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