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监狱自营产品之最!屏东监狱如何靠 50 元酱油,冲破 6 千万年营收?
200 多坪的厂区正进行繁复的手工酱油制程,白板上分别写了 71 槽原料发酵池的入池日,及半年后捞出来压榨成汁的时间。和一般酱油工厂不同的是,40 多名穿着制服的员工,忙碌的手上,不时现出雕龙绣凤的刺青。他们,是屏东监狱受刑人。
在作业科科长王国强带领的团队管理下,光是 2016 年,屏东监狱自创品牌“鼎新酱油”的营收就超过 6 千万元,是全台监狱自营产品之最。依据 2016 年监察院报告,整个屏监受刑人每月劳作金所得平均高达 11800 元,是全台 42 个矫正机关,从事自营作业者中金额最高的。
“改变,是创新的最大利基,我的出发点只是来自对这份工作的自我要求。”
53 岁的王国强不想一人出名,强调这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在矫正体系服务超过 20 年,个头高大、讲话和走路速度都飞快的他,对于数字敏感,一点也不像公部门传统给人节奏相对缓慢的印象。
大学企管系毕业后,王国强因缘际会未进入私人企业,反而选择相对稳定的公部门。一路走来,他看待自己的工作,总是把 3 件事挂在嘴边:“良好社会形象”、“落实社会责任”及“秉持为民服务的心”。听来有些教条,但他真心服膺,以至于他 2014 年调任屏东监狱作业科时,在没有人要求、没食品专业背景下,主动以管理学的思维重整所有生产线。三年来,他有效提升产能,让受刑人学习和社会接轨的技能,其中最显著的改变,就是酱油。
在前典狱长谢琨琦(现任宜兰典狱长)支持下,王国强把屏东监狱 1970 年代就开始自产自销的“鼎新酱油”大改版,“过去我们和坊间酱油一样,使用味精、防腐剂、焦糖色素等化学成分,现在完全用植物性成分取代。”
众所皆知,酱油酿造过程的曲菌配方是重点,各品牌的口感味道差别就在这边。王国强说,前期制程,有来自屏科大教授的技术指导,但到了后期的制曲流程,知识产权要价 1 千万元。他无奈地说,“公家单位怎么可能付得起,我们也没有研发经费,就 2、3 个人自己来想办法研究。团队中,担任酱油工厂主管的刘坤星,不是食品专业出身,却对酱油很有兴趣,花了 8 个月上网研究相关论文,尝试制曲配方,“一次试做要 1 公吨,曾经天天倒掉,你就知道我们研发过程有多辛苦。”
最终研发出的曲菌,用了九层塔、蒜头等 5 种植物,取代化学添加物,通过 SGS 检验证明,让鼎新酱油转型为纯天然手工古法的酱油。
追求品质的王国强,还把甘醇酱油酿造时间从 4 个月延长到 6 个月,陈年酱油更是整整存放 365 天,是坊间两倍,“你看到瓶口的泡沫都是天然氨基酸,所产生蛋白质比例更高、营养更多。”王国强超有信心地表示。
品质提升,价格却多年不变,炒菜用的甘醇酱油依旧是一瓶 500 毫升只要 50 元,是市面同级酱油价格的 1/5。能做到不涨价,除了公部门少了奖金、行销等支出,也在于王国强将制程改变,提升产品良率。例如装填酱油,他争取预算,以机器取代人工,让整个装填的比例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