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
经理公司应以分散风险、确保基金之安全,并以追踪标的指数绩效表现为本基金投资组合管理之目标。以诚信原则及专业经营方式,将本基金投资于中华民国及国外有价证券。并依下列规范进行投资: 1. 本基金投资于中华民国境内之上市及上柜股票、承销股票、受益凭证、存托凭证、指数股票型基金及进行指数股票型基金之实物申购买回
经理公司应以分散风险、确保基金之安全,并积极追求长期之投资利得及维持收益之安定为目标。以诚信原则及专业经营方式,将本基金投资于国内外之有价证券。经理公司并应依下列规范进行投资: 一、本基金投资于中华民国之政府公债、公司债(含次顺位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附认股权公司债、金融债券(含次顺位金融债券)、经金管会核准于我国境内募集发行之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及依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公开招募之受益证券或资产基础证券、依不动产证券化条例募集之封闭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受益证券或不动产资产信托受益证券
为因应两岸金融相互开放之管理需求,金管会于99年3月16日修正发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及投资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岸金融许可办法),其中关于陆银来台参股国内金融机构之资格条件及相关管理规定,系明定于第4章第3节,并于同办法第5章附则中明定,第4章第3节条文之施行日期由金管会依据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协商情形另定。 金管会经评估并配合行政程序作业,就陆银来台参股条文之施行日期定为101年1月2日。至于陆银参股对象,依现行两岸金融许可办法规定,以银行及金融控股公司为对象,且其持股比率需与其他大陆地区投资人合并控管,亦即单一陆银持股不得超过被投资我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之5%,与其他大陆地区投资人合计不得逾10%
金管会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外溢保单初年度保费收入达新台币8亿342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增461%;其中,以“健走型”卖得最好占8成9,销售件数年增3.8万件、保费年成长6.5亿元。 另一方面,实物给付型的保险商品今年上半年销售则明显衰退。金管会今年上半年核准及备查6家寿险公司,共17张实物给付型保单,合计共销售2万8421件,较去年同期大减5万1750件,年减64.5%;初年度保费收入约1047万元,年减669万元,减幅39%
〔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受惠股票市场热络,去年(2021)“投资型保单”狂卖5774亿元,创史上新高。金管会今天表示,民众若在农历春节前后,考虑以手边闲余资金购买投资型保险商品,应先充份了解投保商品之风险及各种费用结构,并且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 由于去年股市多头行情大涨,使得国内投资型保单买气“强强滚”,销售一路长红
金管会上月公布新版“购屋及购车贷款”定型化契约范本,是针对现有消保法第17条新增“个人购屋贷款”、“个人购车贷款”定型化契约范本,强调此范本是供银行作为参考依据,也可视客户情况调整房贷、车贷条件,但必须更宽松,避免业者乱收取费用。另外也将抵押权担保范围,设限在“本贷款契约”的债务中,便可避免贷款者以不动产抵押办理贷款或担保,因被要求签“最高限额抵押权”契约,即使还清贷款,如果还有卡债等债务就不能取得偿清证明,导致房产、车产无法转手卖出的问题。此法预计明年8月上路
XXXXX XXXXX XXXXX 一、 基金绩效计算皆有考虑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报酬率,且过去配息率不代表未来配息率。所有基金绩效,均为过去绩效,不代表未来之绩效表现,亦不保证基金之最低投资收益。所有基金风险值仅供参考,实际以基金公司公告为准
据金管会2022年12月底统计,象征房市买气的国银房贷余额(含催收款)年增再降到6.47%的近三年新低,建商推案信心指标的建筑融资年增率,更首度跌破双位数、一口气降到9.46%的近三年半低点,显示过去三年低息的资金潮已从房市退散。 据数据显示,2022年底国银房贷余额(含催收款)9兆3293亿元、建融余额3兆4623亿元,两者合计共12兆7916亿元、年增7.26%,成长力道也改写38个月新低纪录。 银行局副局长童政彰说,房贷与建融年增成长持续趋缓,有三大原因,一、各大财经部会打炒房措施见效,二、2022年来央行四次调升利率,房贷户负担加重,三、全球经济下滑疑虑,让民众购屋意愿下滑
金管会自2019年年底开放金融上云端,但因主管机关相关规范严谨,希望将可能风险降至最低,对银行来说,针对金融上云端的考量因素众多,有些尚在评估阶段,但有些则积极转上云,因金融上云端有三高,“高弹性、高扩张性、高资料量分析”,并期望从中挖掘出新商机。金管会在2019年年底已宣布开放金融业者上云,也就是修改“金融机构作业委托他人处理内部作业制度及程序办法”,增列云端服务,但在监督、稽核等方面都有相当明确的规范,对于使用云端服务将作业委托至境外者,更需要检具相关文件向主管机关申请核准始得办理。管理办法含八大重点而“金融机
台股元月大涨逾千点,金管会昨(3)日公布,元月外资净汇入75.56亿美元,约折合新台币2270亿元(以央行1月底汇价1美元兑换新台币30.052元计算),创下史上单月外资净汇入第二高金额,仅次于2022年11月。 短短三个月,外资单月净汇入就分别创下史上新高与次高,凸显外资对台股信心回稳、看好后市。 根据金管会统计,外资在去年11月单月净汇入92.2亿美元,为史上单月净汇入最高,12月转为净汇出7.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