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玉米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没到秋天玉米快成熟时,孩子们不再厌烦去割草了。因为生产队的玉米可以吃了,借着割草的机会跑到玉米地,想找个人是很难的。

先找草多的地方割一些青草,回家去好应付事。接下来就是到玉米的深处找一块空隙比较大的地方,用镰刀在地上挖一个长40公分宽20~25公分,深约15公分的壕沟。然后我就是弄一些玉米穗,准备靠玉米用。玉米穗给玉米受晚粉,它就随着玉米地成熟慢慢的干了,用它点火易燃,冒烟少。最后就是找合适的玉米了。太嫩了一包水,太老了发硬不好吃。这个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和个人爱好。愿意吃嫩点的,选摸着发硬,用手掐一掐,有少量的水流出来;想吃着很香的就选掐的动,但只有少量的水,但不就出来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老点的,那样吃着特香。

选好玉米后,如果是嫩的就留三到四层玉米包,当看到只剩最后一层时玉米就熟了,这样烤的玉米和煮的差不多,很干净不会沾上烟灰,吃起来也有烤的香味。如果选老点的,就留2~3层玉米包,等烤的玉米皮没有了,表面有点糊就熟了。无论哪种烤的过程中要不停的翻转,以便受热均匀,避免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还不熟。如果玉米有点老,烤熟表面金黄,有的玉米粒还炸开花,那叫一个香。

烤玉米切记火不要太旺,慢火熬制。往里送玉米穗时不要一次填很多,那样一个是火大,遇到没有干透的玉米穗,还会有浓烟,叫人逮着可就不好玩了,吃不着玉米,回家可能轻者挨骂,甚至挨顿胖揍也难说,家长总要给看田人一个交代吧!所以一根一根的往里填,淡淡的蓝烟鸟鸟上升,到了接近玉米穗的高度就散开了,不容易被人发现。熄灭火就是开吃了,走时把明火处理好,挖的坑填上,防止死灰复燃。

燎豆子比较简单,选好整棵豆荚多密的,找个被风的地方,拾点干柴点着火,把整棵的豆秧在火上烤,豆荚噼里啪啦掉进火里,等火熄灭,在灰里找出豆夹,一边掰开一边吃,也是很香。我闲吃起来慢不过瘾,尝试了两三次就不再燎豆夹了。总觉得还是烤玉米尽兴。

闷地瓜要选细长的地瓜,好熟。找好柴火备用,选个被风人少的地方。先在地上挖个圆坑,大约30公分左右深,直径25~30公分;在周围找一些小土坷垃,沿坑周围慢慢收缩排列,直到封顶。坷垃块太大不行,烧不透;太小也不行不易封顶,还容易踏掉,白费功夫。柴火最好是火硬一点,以干枯的小树枝,干枯的木本植物杆茎为好,然后点火,直到上面的坷垃都热了,把地瓜放入坑中的灰中,用脚使劲把上面的土坷垃踹踏,把坑埋好,上面最好再撒上一层细土,防止漏气,那样地瓜不易熟。做完这些就该干活去了。过段时间回来扒出来地瓜就熟了,非常好吃。

烤地瓜一个人很费事,适合多人,分工合作,挖坑的,拾柴的,找土坷垃的,一个人很费事,所以一般都是几个人,但人多了需要的地瓜柴火等材料也多,虽然吃起来不错,但费时费力。我尝试过一次就没有再参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