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
长期以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创新引才机制、加强培育力度、发挥人才效能”的思路,已经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与考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外聘教师聘任与管理”等五大制度体系。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提升人才汇集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适度、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867人,其中专任教师608人,高级职称教师26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6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76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37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7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三五人才、先进工作者、“四个一批”人才、青年科技新星、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0余人,4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90余名教师被省市政府主管部门聘为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三区人才
李金昌,1964年12月生,浙江义乌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经济学博士
2022年11月17日,光电学部在机电楼B401举办了2022-2023学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学部邀请了校(院)督导组专家刘玉波副教授、光电学部钟士德副教授、学部教学督导组组长高兴国副教授、曾斩获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的胡涛副教授、大学物理教学部主任张美娜副教授担任评审专家。比赛由学部副主任冷建材教授主持,学部副书记张猛出席开幕式,共26位青年教师参赛,学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济宁、彩石、孙村、青岛驻地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观看直播
2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在图书馆104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及时传达学校新学期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公布院、部集中教学磨课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会议。 何院长向与会教师们宣读了学校的表彰决定,并给获奖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得表彰的老师们致以诚挚祝贺
3月1日,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华体汇(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重室104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李有志常务副院长、申佩弘副院长及青年教师代表等15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青年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对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科研项目申请、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文摘要:绿树秽美浓夏日宽,教学研究更加芬芳。南阳市内乡县夏馆镇语文名师工作室相见五月,再次抵达,5月8日,在镇北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举办习作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工作室主持人针对老师们关于南阳市《关于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报》中的疑惑,融合自身在教研领域的深入研究,以自己在立项课题为事例,展开了精细的专题辅导,极具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1月19日-21日,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主办,广东省技工院校教研会协办的第六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教师职业大赛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开赛,来自全省20多所技工院校共4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我校交通运输学院青年教师郑泽鑫、谭文龙参加该项赛事,均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本次竞赛为广东省一类赛事,竞赛内容为教学设计、说课与答辩、操作技能三部分
12月22日下午,由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基地和广东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广东金融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协办的“地方金融发展与稳定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度委托项目评审会议”在我校召开。广州市社科联规划部沈超部长、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聂林坤副局长、暨南大学杜金岷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谢林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增福教授以及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信用管理学院和金融与投资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李华民教授主持。 会上,广州市社科联规划部沈超部长首先介绍了广州市社科联最新的项目申报、成果认定等政策,并说明了当前广州市社科联对各研究基地的期许,希望研究基地结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分析研究广州的相关重要问题,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摘要: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教书育人,崇尚师德的较好氖围,12月6日,唐河县古城乡井楼回民小学在多功能教室举办了做到最美乡村教师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本次演讲比赛由学校的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兼任评委,参赛选手有来自各年级组引荐的17名青年教师
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因此,如何尽早养成阅读习惯以及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就尤为重要。本届“读书节”旨在扎实推进“书香校园行动”,浓郁读书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遨游书海,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校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