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刻
明代研究“明代科举与士习”学术座谈会,此次邀请张艺曦博士(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演讲,讲题:“思想史外的思想:明中晚期江西社集与思潮”;以及徐兆安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演讲,讲题:“名气家的风度:晚明时文刊刻的习惯与仪节”,并请王鸿泰博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廖肇亨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与杨正显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学者)担任与谈人。 时间:111年5月7日(星期六)14:30~17:00 **敬请于敬请于14:10-14:30之间,点选视讯会议连结加入会议,以“访客身份”加入即可。亦可输入会议号与会议密码加入
陕西发现未见著录清初刊刻佛教《大藏经》[1079] 内蒙古专家拟五年抢救蒙古文《大藏经》[1916] 汉文佛教大藏经的整理[2190] 方广�:杭州佛学院作大藏经专题讲座[2545] "现代东亚视野下的佛教大藏经:第三届汉文大藏经国际会议"召开[2358] 《清敕修大藏经》重刊开光法会在北京广化寺举行[4736] 专家称《大藏经》中记载2900年前开颅术治病[4469] 佛教大藏经的结集、流传和汉译[4403] 玉树千年东仓《大藏经》震后搬入珍藏馆 曾被埋地下[5397] 《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获珠峰奖特别奖[4863] 首部华人完成的句读本大藏经《御制龙藏》正式流通[5500]
理雅各编著的《大学中庸(英文版)》介绍了,《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中庸》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本不是独立成书。宋代朱熹刊刻《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作为儒学启蒙教材。其中,《大学》又被朱熹视作"为学纲目",属于"四书"中最易通晓的一本,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刘有光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任。宣统二年(1910)十月回任。与震泽知县米仁粟共同主持地方自治
新镌海内奇观,明代杨尔曾撰,钱塘陈一贯绘, 新安汪忠信镌。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单面、双面对页连式不等,所收皆名山大川,古刹名胜。图中标出山名古迹,旨在导游
抄书,顾名思义,即是以手工誊写的方式来复制典籍。在雕版印刷术未问世以前,抄书是典籍流通、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古代藏书家搜集图书、保存古书的方法。然而,自印刷术盛行以来,抄录书籍的风气不降反升,至明清达于鼎盛,各藏书家无不重视抄书,个中原由,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风气有很大关系: 有些书虽已雕版印刷,但碍于空间的限制,导致购书困难,甚至无法买到,只得向拥有者借抄
《种福堂公选良方》是一本综合性医书,由清代学者华岫云编纂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 编者华岫云,字南田,(1696~1773年),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岫云原非医门中人,因他平生最为仰慕康雍乾时期的名医叶桂(天士)之医道医术,故平日留心寻觅叶天士的医案,并大量购买,故而日久积有万余例
刘有光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任。宣统二年(1910)十月回任。与震泽知县米仁粟共同主持地方自治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跨越三百多年 宋应星和***在稻田里“握手” 泪目!李时珍终于亲眼看到刊刻出的《本草纲目》 一个人30年 190万字!李时珍不畏艰难写就《本草纲目》 天下医书 利益天下!李时珍决心修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蕴含着哪些学问?专家为你解读! 中华民族在大地上奋力续写着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开物”
刘有光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任。宣统二年(1910)十月回任。与震泽知县米仁粟共同主持地方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