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以前很多佛教大师都是艺术家,但并不是他们耽着于美这件事情,而是同样的一个事物,用散乱的心去做,它没有生命的温度在里面。 例用心地去泡好一杯茶,用心地去创作出一个东西,看到的不是那个价格有多贵,而是生命的价值在里面。 凡夫只看到价格,禅师看到生命的价值在展现,它是有温度的
忍辱不是压抑式的修养,不是逆来顺受的忍受,而是见地的提升,般若空性的成就。很多人会误解,说这个忍辱就是要忍受,就是要压抑自己,这都是错误的。一定要有般若慧在其中,是见地的提升,根本上就没有我,哪里有忍辱之相呢?辱是受到他人的攻击辱骂,忍是自己安然不动、不以为忤
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所以,第十八愿也好,第十九愿也好,通通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不是说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是靠弥陀之力往生,而第十九愿是靠自己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往生的,不是的,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是因为他有这些发愿,阿弥陀佛就很便宜地把往生的功德给他,跟他做这样的兑换,假设他不发菩提心、不修诸功德,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回向而心生不安
“障无不尽”,所有一切的障碍没有了。“大涅槃者,指大乘之涅槃,拣非小乘。大乘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有常、乐、我、净之四义;离分段、变易二生死,具(具是具足)无边之身智,是大乘涅槃”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但是因为修行者的根基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叫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现在就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选择了大圆满法和净土法两个法门,都是求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活着往生的方法;净土法(往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 第一,即身成佛的大圆满法
问:怎样才能对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是否要开悟才能得到? 答:要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比如东南亚,都是佛教国家,但是也不信大乘。 所谓真正的信心,要信心成就
‘六即’为天台 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是由凡夫修行至佛位的次第。 即一:理即佛;众生虽轮回六道,时时处在尘事烦恼与本觉背道而驰,然佛性功德依旧具足。 即二:名、字即佛;由知识处、经典中,得知即心本具不生不灭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豁然有悟,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念诵普门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并且还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普门品求财感应,所以我们大家要经常去修行普门品,这样我们才能够感受到普门品求财感应,但有些人在念诵完普门品之后,并不知道它的好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念普门品的好处吧。 普济沉沦就是普遍救济沉沦的众生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修行法华经,并且修行法华经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大家要经常去修行法华经,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法华经,使我们收获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华经的中心思想这个问题吧。 《法华经》的中心思想就是“开权显实”,这个“开”字具有三层含义,即:开除、开发、开拓之义
近日有很多佛教徒向联合国际世界佛教总部咨询, 提出一些很愚痴的求证,说他们的上师是很有名气的人, 是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亲信弟子, 因此该师成了他们心中的大圣者, 但这些上师的开示又不符合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的法音和佛经, 在实际观察中,该师的言语行为又是凡夫的表现, 很多地方让他们想不通,造成疑惑,很烦恼, 他们对该师无法判定好坏对错,要怎么办? 以上问题早已不是问题,公告多次提醒大家,讲得非常清楚, 告知了你们鉴别正邪好坏的方法和标准,现在问你, 你的上师是大菩萨吗?考到金扣三段上尊了吗? 根本不具作开示的资格!你们这些人不看公告, 非要愿意上当受骗,本会为你等不听教化的人深感痛心! 今天不得不讲出虽然不好听、但属于实在的话,那就是: 不按公告识别好坏的你们活该上当受骗,这是不看公告、 不拿公告去核实正邪、不听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教导的报应! 羌佛以一切众生为亲人,没有哪一位上师例外是亲信, 只有在考试中得到高段位的上师,才是佛陀首先培养的人, 因为佛陀要的是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希望他们成就越大, 越能帮着担挑如来荷担,大悲广利人们、诸有众生。 真圣者与假圣者、成就大与成就小的差别, 必须在段位扣装上看事实!因为这是为师者用尽全力, 从考试中获得的实际地位身份。谁也不愿在考级上低人一等! 再次提醒,如果你们还照常不看公告去核对、不看段位扣装、 不弄懂《学佛》这一宝书,不拿128条知见去印证, 你等只有继续被骗的报应!本会帮不了你,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