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蔡琥,南昌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赣江特聘教授。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1996年和1999年分别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堪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到南昌大学任教。现为江西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12月2日,应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和理化青年论坛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廖荣臻教授访问理化所,并作了题为“人工光合系统水氧化催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廖荣臻教授结合均相催化的特点,指出均相催化理论计算的三大挑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是否保持?真正的催化活性物质是什么?氧化电位和体系酸碱性如何影响水氧化催化剂的行为?他通过与国内外若干课题组的理论计算合作案例,解释了多个均相水氧化配合物的催化行为。报告内容丰富,条理分明,讲解风趣幽默,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2004和2009年于湖南大学分别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0-2012年于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至今,期间于加拿大Trent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溯源技术方面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工作
唐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甘肃省领军人才。现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配位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
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4年于四川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2009于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唐勇研究员&谢作伟教授)。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海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8月-2016年12月,任成都生物所副研究员,2017年至今调入四川师范大学工作
刘俊秋,1965年出生,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仿生化学、生物超分子组装及纳米载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在生物仿酶、人工光捕获系统、高选择性跨膜通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在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期刊已发表SCI研究论文180余篇,先后入选吉林省“创新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11),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排名第一),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近日,我室超分子光化学组在模拟唯铁氢化酶的合成及其光致产氢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3193-3197。 这项工作首先解决了化学合成铁氢化酶模拟化合物的水溶性问题,并首次在纯水相中构筑了以水溶性铁氢化酶模拟化合物为催化剂,CdTe量子点为光敏剂,抗坏血酸为质子源及电子牺牲体的光催化产氢体系,研究了体系的产氢行为及光敏剂到催化剂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该体系具有优异的产氢效率及稳定性,在人工模拟铁氢化酶光致产氢领域中该体系的产氢效率(TON值)为目前最高
本课题组隶属于药物科学研究院的高端药物制剂与材料研究中心。目前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副研究员2名、讲师2名、师资博士后2名、在读研究生27名。专业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学和高分子材料学
蓝宇,1981年1月,北京人,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化学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18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第三届 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会委员、《中国化学快报》编委和《有机化学》编委。 蓝宇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反应机制及过程的研究,是理论化学领域的专家
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发展新型高效的光催化材料是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水滑石基纳米结构材料因其电子结构可调、价格低廉等众多优势,而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