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
张铁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铁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化学学士(1994-1998),吉林大学有机化学博士(1998-2003)
11月20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
11月20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超英研究员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植物EJC核心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的研究”的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
最近,中科院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在石墨烯的制备与分散研究方面取
最近,中科院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在石墨烯的制备与分散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化学会《化学通讯》杂志上(Chem. Commun. 2009 4527-4529)。该论文首次报道了采用对苯二胺还原氧化石墨纳米片,成功制备出高稳定性有机溶剂分散的石墨烯材料,并采用电泳沉积法获得了高导电性的石墨烯薄膜,其导电率为150S/cm。此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性能好、产率高、导电性能好且成本低,将有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复合功能材料等领域
董全峰,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全峰,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系统及关键储能材料研究,主持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重点项目、厦门市重大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方面以特有的聚合物固态化技术,实现具有高比能和高功率的单片电芯;对新一代高比能电化学体系开展了系统性工作,通过提出的“单位点活化”、“双位点耦合”、“双功能催化”、“增强吸附”等,发展高性能锂硫电池;构建多功能仿生结构氧电极,开发新型锂氧电池;为实现既具有高比能量又具有高比功率的“兼高”电化学储能目标,设计制备基于新概念的储能新材料、构筑电化学储能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