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2002年,学士,威尼斯4531.com果树学专业; 2005年,硕士,威尼斯4531.com果树学专业; 2013年,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植物学专业; 2005年到2008年,助教,蚌埠学院; 2013年到2014年,博士后,美国马里兰大学; 2014年6月起,教授,威尼斯4531.com园艺学院。 以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手段,解析苹果耐旱的分子机制,并借助SNP芯片等技术开展抗旱苹果的分子育种工作。 利用正向遗传学,从拟南芥中分离、克隆了一系列参与植物耐温度胁迫、高盐、干旱等的新基因/小分子RNA,并鉴定了这些基因在植物耐非生物逆境中的分子机制
11月20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超英研究员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植物EJC核心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的研究”的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因子eIF5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调控真核生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左建儒研究组最近的研究发现,拟南芥eIF5A-2/FBR12通过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拟南芥根木质部的发育。eIF5A-2/FBR1通过与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以及下游磷酸传递蛋白基因(AHP)的遗传互作,调控原生木质部的分化与发育
博士,植物遗传育种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植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植物细胞遗传、植物新品种选育。 现任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入库专家、广东省甘蔗学会成员、广州市科技特派员
发布者:蒙丽发布时间:2018-09-26浏览次数:1233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论坛” 丁兆军 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细胞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植物学报》、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等杂志编委。1998年毕业于聊城大学;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年2月到2011年8月 先后在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和比利时根特大学(PSB) VIB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至今,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用康奈尔土壤健康测试法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监测与管理) 报告时间: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晚上19:30 1.David William Hopkins教授系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土壤生物学家,主要研究土壤生态、养分循环和土壤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基于土壤碳和氮转化的生物过程研究,建立生物过程和土壤生物有机体的联系
徐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读博期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半)。长期从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其他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